文/蔡穎卿
之一
一個孩子如果小時候常常能親身體會工作品質最終是為了美的感受,我想,他一定會比較快樂的。長大後與人同工,也不會覺得被要求修改錯誤是一種源於人際喜好的非難;工作是工作,工作永遠存在著一種人與任務之間的純粹關係,但這種教育得從家庭做起。
我與小朋友一起工作時,盡可能地想把父母親小時候帶給我的這種感受也帶給孩子。看他們因為專心而蹙起眉頭,或一言不發地默默趕著手中的工作,我的心充滿了希望與快樂。
課後,有的孩子幫我們用毛刷細細清理縫紉機,有的孩子整理針線盒,有的掃地,我心想,我們每個人都有愛他人的能力,這種能力早一點被啟發,生命的豐富度就會更深刻一些。
之二
在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常常不敢開口問孩子「誰願意幫我?」因為舉起的手太多、而孩子臉上的神情又熱烈,所以,如果需要幫忙的工作不夠分配時,就不免有繼之而來的失望。看孩子失望的臉是最難受的,尤其是這希望又是由我所引起。
這
幾年細細算來,我實在跟不少小朋友很親近地相處過,我看到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愛人的能力。僅僅只有一次,我親耳聽到兩個小女孩相約說:「等會兒我們不要去
洗碗或掃地。」那一天,我心裡非常難過,不是難過孩子的不合作,而是難過孩子這麼小就被教會了厭惡生活勞務。在一個萬事互相效力的世界,厭惡勞務的人很難
了解自己的生存是如何受惠於他人的付出,很難體會感謝的真意。
計較最捆綁人心,父母如遇手足之間為任何事計較,一定要早一點注意這個隱憂,絕不要因為孩子計較,就更要展示自己並沒有不公平。在一個家庭中,「公平」是父母對孩子問心無愧,而不是凡事均勻分配的狀態。
引自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167233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