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這個好朋友是一隻小豬。

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小豬養大了,有一天會是爸爸要屠宰的對象。

小男孩一直很怕小豬長大,他怕失去最要好的朋友。

可是,小男孩不知道的是──爸爸也快死了,因為爸爸得了癌症,醫生告訴爸爸只剩半年的時間可活了。

爸爸還是每天靜靜的工作,他想只剩半年了,更要好好工作,多賺點錢留給兒子過日子。

「除了錢之外呢?孩子,我還應該留給你什麼呢?」爸爸這樣想著。

爸爸告訴小男孩:「再過一陣子,我要殺你的那隻小豬了,到時候,請你當我的助手,在一旁幫我。」

小男孩不只悲傷,還很生氣。

他想:「爸爸真過分!真殘忍!」

爸爸依然每天工作、等待殺豬。

小男孩對小豬很不捨,全心全意珍惜跟小豬相處的每一天,也因為對爸爸的不諒解,小男孩要求自己要更堅強面對這一切,他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

到了該殺小豬的那一天了.......爸爸沒有殺小豬,因為爸爸在那一天死了。

小男孩靜靜的流眼淚,他終於了解爸爸的心意了。

小男孩沒有嚎啕大哭,因為他對「失去」一直有準備,現在他更知道──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愛的方式通常只想到「保護孩子、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得到很多」。

但是,人生不只是一直得到的吧?我們還要面對很多「失去」。

大一點的失去,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失去至親;小一點的失去,有可能是丟掉一個心愛的玩具,或是一個好朋友搬家、轉學。

這些不都是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的嗎?怎麼能不教呢?

怕孩子被綁架,最好的保護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跟著他,而是教他遇到狀況時如何自保;

怕孩子生病,不要將他關在無菌室,而是教他懂得自我保健,萬一生病了,又該如何自救;

怕孩子跌倒受傷,更要教他如何讓自己避免跌倒,萬一跌倒了,自己又該如何處理.....

愈是愛孩子,愈要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他身邊時,我該留什麼給他?」

讓孩子學會面對「失去」、面對不那麼完美的人生、有能力安慰自己,我想是必要的。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故事] 我有一個好爸爸


讀者文摘 2009/08/06

台灣的「模仿天王」邰智源演出任何知名人物都唯妙唯肖,加上說、學、逗、唱、主持無一不精的本事。問他表演是一種天分,還是後天努力的結果?他笑說:

「都不是,是我的父親給我的教育太好了,讓我很早就懂得『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道理…… 」

【撰文 瘂B子鳳】

小時候,我算是一個很有家教的小孩,碰上長輩一定會說:「李伯伯好」、「謝叔 叔好」……這些都要歸功於我父親的教育方式。他教孩子從來都是私底下好好說、殷殷相勸,從來不在外面打給人家看。比方說,小時候我很頑皮,老是在院子裏拿着竹 掃帚追人打,父親就說:「智源,我們出去散步一下。」走到外面,確定四下無人,父親才說:「智源,跟你商量一件事,剛才那件事……」他和顏悅色,沒有半點 責備的意思。

我愛問東問西,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父親也都讓我自由表達。比方說,我覺得父親人長得帥,簡直像劉德華;我的母親人長得胖胖的,實在只能用「可愛」來形容,心理就嘀咕:奇怪,我怎麼沒遺傳到父親的優點呢?

有一天,我指了指母親抱怨說:「爸,你長得這麼帥,我怎麼跟媽一模一樣『難看』呢?」父親聽了直笑,母親有點氣,說:「你這孩子,像我有哪裏不好?」 我想,也對!我的母親人雖然不美,但她念北一女時家裏窮,輟學養家多年,後來靠自己念完高中、空中大學,又念了日本近畿大學法政學系函授班,她是個法學士耶!

童年的幸福,真的一輩子都忘不了,家裏除了父母,還有可愛的老奶奶、叔公、叔叔、奶奶逃難時撿到的孩子,每個人都很疼我。父親要養一家人,還讓我念私立薇閣小學。那兒校風好,學生上課都背四書五經,老師會設計很多玩樂、尋寶遊戲,寓教於「樂」,所以我每天一早六點就起床背書、看書,拿了好幾次第一名。

到了叛逆期,父親最常提醒我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把我當爸爸,把我當成你的朋友,什麼都可以跟我商量。」上了國中,果然問題多了,那兒有不少「歪瓜劣棗」,一開始我經常被欺負,功課越來越壞,開始學會抽菸、打架、賭博。我還記得,我偷了父親一根雪茄,躲在房間內吸,聽見母親上樓敲門,馬上把雪茄藏到床

底下,母親聞到了菸味,追問我,我硬是說:「沒有。」她生氣了,撂了句:「等一下跟你爸講。」小孩抽菸在家可是大忌。到了晚上,我聽見父親的腳步聲,母親向他告狀。他打開我的房門,看我躲在床上矇着頭,把我搖起來,擠擠眼,示意不要出聲,轉頭大喊:「我、在、教、訓、他、哪!」然後就小聲說:「好好睡覺了。」

他坐在床邊,看着我睡着了,才靜靜地走開。事後,他才找一個私下相處的機會,嚴肅地說:「以後不可以這樣子哦!」

當時我沒戒,一直抽到二十七歲,後來看了我師父蓮生活佛的書,才知道吸菸的廢氣會堵住七重脈輪,妨害修行,二話不說就扔了菸。父子同心,父親那年六十七歲,也戒了菸。更有趣的是,可愛的老奶奶抽到快九十歲,同年也把菸戒了。

上國中的時候,我的確變壞了。當時的我愛玩、不念書,看到親戚念海軍學校,一個月可以領兩萬兩千元(新台幣,下同),心想:當「學生」也可以領錢?太棒了,就報考了軍校。

沒想到,有一年我碰上學長整學弟的歪風。他們知道我吸菸,放話要教訓我,一個相識的學長想解決這件事,我們在談判時,他出手打了我,我就抽出刀子抵抗,刺中了他的大腿,事情於是鬧開了。

出了事,校方打算以「暴行犯上」把我送交軍法審判,我被關禁閉長達一個月。父親來探監,隔着門上的小洞抓着我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救你出來,男孩子不可以哭。」我「嗯」了一聲,其實,我後悔、害怕極了。 幸好校長饒了我,讓我開除走人,總算逃過坐牢的惡果,但父親卻必須幫我賠上十七萬五千元學費。犯了這麼大的過錯,父親還是沒責備我,只說:「我們好好考慮一下,以後你想做什麼?要不要乾脆介紹你去中央印製廠當電腦排版工人,一個月四萬元也不錯喔。」 我想了一下,小聲告訴父親,我想念書,父親便拿出錢來,讓我去補習班補了一年。那次的轉變,讓我終於又回到童年時代作個「讀書人」的快樂。隔年,我考上國立藝專,之後當完兵,參加了製作人王偉忠的《青春大對抗》錄影,緊接着演了《連環泡》、電視劇《包青天》(獲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獎)、《施公奇案》、《啞 巴與新娘》等,接着接演八大電視台的《主席有約》、中天電視台的《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獲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和《全民最大黨》,如此一路走紅到現在。

我感謝我的父親,他老人家一輩子以為我榮,不管我好也罷、壞也罷。我結了婚, 生了兒子,現在同樣也為人父,卻少了他的耐心。有一次,我的兒子見了我父親不肯問候,我氣得打了他一下,父親和小時候一樣,把我拉到一旁,問我:「智源,我們商量一下,你為什麼打兒子?」

我說:「他沒禮貌!」父親嘿、嘿笑了兩聲,說了一句:「是你兒子對我沒禮貌多,還是你對我沒有禮貌比較多?」我一時尷尬得不知如何回答。 父親很嚴肅地告訴我:「小孩子不乖,你要好好教他,教不聽,再教一次;教不聽,再教一次;有一天,他一定會知道的。現在你打了他,是你不耐煩,不是他不懂。他遲早會懂的。」唉!我的父親真是讓我汗顏。我不就是他口裏說的,教了一百遍、一千遍,永遠的「好孩子」嗎?

父親前兩年過世。我永遠不會忘記他臨終前拉着我的手說:「很感謝你為我做的一切。」當時,我怔住了,整顆心揪在一起,我想不起來我為我的父親做了什麼,只記得當年在考慮要念書還是要當工人時,他認真告訴我的一番話,他說:「你只要不作奸犯科就好,做什麼都無所謂。」我不敢說自己工作做得多好、讓父親多有面子,但我肯定自己有一個好父親;未來的日子,也會努力做一個好父親。

[故事] 緣來緣去皆是福


緣來緣去皆是福

龍山的善國寺有兩個和尚:悟空和悟了。一開始他們每天都出去化緣,後來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緣了。

原來,悟了發現龍山下的緣十分好化,隨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來的錢買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著,其餘的時候就在寺廟裏睡懶覺。

悟空就勸悟了,讓他不要虛度時光,要出去化緣。悟了聽了很煩,說:“出家人豈可太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這麼多的糧食,足可以讓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勞累?”

悟空念了聲阿彌陀佛,說:“師弟,你化了這麼多年緣,還沒有參悟到化緣的妙處和真諦啊?”

悟了聽了,就諷刺悟空,說:“師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緣呢?”

悟空說:“我化的緣在心裏。緣自心來,緣也要由心去。”

悟了聽得 一頭霧水,說:“不明白不明白。”

後來,悟了化的錢物越來越少了。這讓悟了很苦惱,原來化一次緣可以吃上半月,現在只可吃上幾天。但悟空依舊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帶微
笑。

悟了想挖苦師兄,說:“師兄,你今天收穫如何?”

悟空說:“收穫多多。”

悟了說:“收穫在那裏?”

悟空說:“在人間裏,在人心裏。”

悟了感覺自己一時很難參悟師兄的話,決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緣。悟了說:“師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緣。”悟空點頭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緣了,悟了又拿了那個他出去化緣用的布袋。悟空說:“師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說:“為何?”悟空說:“你這布袋裏裝滿私欲貪婪,拿出去,是化不來最好的緣的。”

悟了說:“那我們把化 來的東西裝哪兒?”悟空說:“人心裏。人心無所不容。”

就這樣,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

悟了跟悟空每到一處,就會有很多人認出悟空。悟空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們就主動拿出東西給悟空。有的還說,幸虧悟空大師上次施捨,才使我們渡過難關。悟空大師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啊!


悟了在心裏想:“不讓我拿布袋,看你一會把東西往哪里擱。”

他們繼續往前走,他們化的緣也越來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穫不少,滿懷欣喜。

恰在這時候,從遠處走來一個農夫,懷裏還抱著一個孩子,邊走邊哭。原來農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錢來給孩子看病。悟空就走過去,把化來的財物全部給了農夫。>

他們繼續前行,除了溫飽外,他們一路化了就捨,捨了再化。

悟空問悟了:“師弟,跟我出來你化到了什麼?”悟了苦笑。

悟空說:“師弟,你只知道緣來之福,而不懂得緣去之福。看天地間,自然萬物為何如此美麗,天地萬物都在迴圈啊。
師弟,風水、日夜、四季,哪一樣不是在迴圈?光知道緣來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歡愉,時間久了,就是一池死水。
我們之間的區別就是,你把化來之物放在了充滿私欲貪婪的布袋裏,我則把化來之物放在人心裏迴圈,讓善良和愛在人間、在人們的心裏迴圈。”

悟了聽到這裏,低下了頭。悟空念了聲,“阿彌陀佛。”

[故事] 我就像一顆葡萄

我就像一顆葡萄,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桃園武陵高中一年級的楊士賢,只有一隻神經正在萎縮中的左手臂
父母雙亡,目前與輟學就業的弟弟相依為命

四月之前,老師、同學對他身世知道的就這麼多
因為他從不訴苦,也積極參與社團及勞動服務,表現和一般同學沒什麼差異

甚至有回校方要幫他申請清寒獎學金時,他還婉謝說:
「我還過得去,可能有人比我更需要。」

四月間,學校邀請一位殘障人士來做朝會演講
請幾位殘障同學上台談激勵,楊士賢是其中一位

訓導主任顏弘洺回憶當時情景說:
「他只是平靜敘述,連哽咽都沒有,但卻讓師長同學們都掉淚了。」

原來,十八歲的楊士賢有段遠超過老師、同學們想像的坎坷故事

楊士賢的右臂斷送於五歲那年的一場意外
當時攀吊在電捲門上玩的他,不慎誤觸遙控器,整隻右手因此被夾捲壞死

龐大的醫療費已使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境更加困窘

沒想到過幾年開計程車的爸爸又因帕金森氏症倒下
從此媽媽開始日夜在電子廠做工養家的日子

升國一那年暑假,爸爸去世
不久,媽媽發現罹患大腸癌,次年,便因癌細胞擴散相繼去世
「媽媽曾動過一次切除手術,醫生囑咐她要長期休養
但她出院第三天就趕去工廠上班
因為她怕請太多假被開除,我們家就沒收入 了

楊士賢很心疼媽媽消瘦得只剩皮包骨和一個鼓脹的肚子
他曾想代媽媽去做工,但媽媽認為他身體殘障
只有用功讀書,將來「用頭腦賺吃」才有活路

他說他高中聯考要拚六百分以上, 請媽媽放心時,媽媽安慰他:
盡力就好,身體第一, 我只要你帶著弟弟倆好好活下去,不要像媽媽一樣生病

這話讓楊士賢警覺到,媽媽就要離開了

果然不久,楊士賢在學校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

趕到時,看到醫院正為媽媽做電擊
醫生要他們兄弟倆高聲喊媽媽, 也許有助媽媽從昏迷中醒來

但楊士賢並沒喊,他說:
我看到媽媽全身都放鬆了,臉上有種她在生時我從沒看過的平和安詳
我想,媽媽,就走吧,不要再回來受苦了!

媽媽去世後,楊士賢幾度想「跟媽媽走」

但後來一轉念,決定依媽媽的心願, 發憤圖強活下去
我想雖然我卑微得像一粒沙子
但只要活著,就有改變的機會,要是死了,就什麼都沒了

楊士賢說,與媽媽分離的打擊
將從小自卑封閉、對什麼都不敢懷抱希望的他,一寸寸地敲醒了
不僅課業開始進步,連在校的人際關係都慢慢寬闊起來

從小同學們嫌我髒臭,笑我吃便當笨拙的模樣像狗, 我很怕與人接觸

加上家庭背景的因素, 同學們談笑的內容我幾乎都插不上嘴

因此,我非常孤單,有時功課不懂, 鼓起最大的勇氣問同學
人家只要有一點點不耐煩, 我就退縮,很難過自己為什麼那麼差勁

楊士賢回想過往,覺得自己實在太傻了
因為他現在知道逃避只是浪費時間 實實在在面對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另外, 他也明白了
朋友關係是相對的
一定要先主動打開自己、關心別人

楊士賢談到這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尤其是國中的國文老師常雲惠,和同學謝志傑

有一次作文課,老師要同學們用比喻描寫自己, 楊士賢寫道:
「我就像一粒葡萄,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常老師誇讚他能表達內在感受,還送他一本「小王子」
那是他擁有的第一本課外書,也是他至今最愛的一本書

這個鼓勵也讓他首次感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悅


小王子裡面提到,小王子的朋友狐狸說,牠喜歡看金色的麥子
因為每次看到金色麥子,就會想起有一樣金色頭髮的朋友小王子
我明白這種友情的感覺真是幸福美好

謝志傑綽號猴子,因為生命中有了這個朋友
所以, 香蕉對我來說就不只是香蕉了
它總讓我想念起我的朋友, 和我們共有的時光

「猴子」有一次上籃球課時,故意說他不想打

陪楊士賢蹲在場外看,雖然猴子什麼也沒說
但那一刻楊士賢好感動自己終於有了一位朋友

樂觀進取的「猴子」常鼓勵楊士賢積極思考, 對他大有啟發

楊士賢說,國中時有次公民課出了一題是非題:
接近孤獨的同學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檢討考卷時, 有位同學舉手問老師為什麼?

楊士賢當時覺得那位同學真是太幸福了
幸福到不懂接近孤獨的同學為什麼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他說:「但我寧願自己是不懂這句話的人。」

楊士賢說話有一種這個年紀少見的篤實靜定
他曾怨恨自己的身世及欺負他的人

但現在他感謝斷臂讓他更容易看清人性
感謝窮苦讓他更禁得起磨練

同時,他了解到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發展方向
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評斷別人是錯的



楊士賢希望自己是個「思想成熟深刻,但心很「單純」的人
他把考上師大、將來成為一個很能鼓舞學生的好老師當成目前奮鬥的目標

至於現實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他倒是看開了, 也習慣了
唯一不放心的是「比我聰明、健壯的弟弟卻沒繼續升學」


武陵高中的十多位老師, 每月固定捐款作他的生活學雜費基金
聽了他的故事以後,全校同學更紛紛主動發起一項項溫馨的活動
楊士賢 說,他唯有更用功讀書,以報答武陵的恩惠

穿著武陵的黃襯衫走在街頭時
我常想要是媽媽能看到, 一定很高興、很驕傲

思念媽媽時,楊士賢仍有萬般心痛不捨
但他告訴自己不能再哭了,哭是沒有用的

只要想到媽媽曾那樣愛他、為他奉獻一生
他就永遠有勇氣抬頭挺胸向前走

想每個人都會有失意,心情低落的時候
顏回雖居陋室但卻能自得其樂

日子怎麼過. 日子過得快不快樂
都在於你對自己的際遇怎麼去看,由哪個角度去看.不是嗎?



身為一個母親 , 在製作這篇文章時
真的是心疼到不能抑止淚水 .

一隻勇敢揮著殘翼的小鷹
如此孤單的飛翔在舉目無親的紅 塵中

想必他天上的母親
正心疼地期待著孤雛的振翅高飛

一個母親最深的無奈
就是無法陪伴孩子的成長
我深切為他祈禱著
但願坎坷之後會是一條光 明大道
也但願人間有著更多的溫 情伴他成長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食物的由來


食品帝國片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mZbRoyme8&NR=1
食品帝國_速食魅力無法檔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V1XpAPPps&NR=1
食品帝國_速食魅力無法檔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uec4JHCRlA&NR=1
食品帝國.玉米玉米我愛你.fl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yRfgnRPRFk&NR=1
食品帝國_便宜的代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qA3JR3PS8&NR=1
食品帝國.無法預期的後果_001.fl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8gd7Z4VUQ&feature=related
食品帝國.無法預期的後果_002.fl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2zmxtQUYrE&feature=related

電腦教學對兒童成長的干擾


電腦教學對兒童成長的干擾

琉璃光雜誌2004年11月

雷久南博士 演講

九十三(2004)年六月雷久南博士到台灣北中南作了四場演講,來台期間並與教育界人士會談,其中談到電腦教學在兒童教育的角色,雷博士提出現代人資訊越來越多,不過針對電磁波對人體電磁場的影響卻不甚明瞭,雷博士不是以應該怎樣防電腦輻射著眼,反以當今頗受肯定的魯道夫教學理念︵註︶檢視電腦對兒童發育的不利影響。她的見解與當今潮流大異其趣,不過細思電腦盛行之前的我們是如何成長的,又覺得頗有道理。堪為天下父母及教育方針訂定者細細參考。﹂

魯道夫教育理念 堪為借鏡

一般在魯道夫的教育系統,孩子在十四歲以前是不碰電腦的,也不看電視。因為通常幼兒腦細胞之形成最快速的是出生後頭兩年,七歲時則大部分已形成,在這段時候,電視、電腦會干擾腦細胞的正常發展。所以他們在教育的設計上,會觀察人在不同階段的成長過程中,需要不同的刺激,之後即使教育性的電視教學也是少量的。
他們特別強調身、心、靈的整體教育,要訓練一個最好的科學家,不能在很早期的時候就灌輸專業知識,必須先訓練孩子怎麼思維、觀察,然後從觀察中得到認知而解決問題。譬如要教孩子植物時,不是拿植物給孩子們看,而是帶孩子到植物生長的環境中觀察植物。又比如花之所以是那種顏色,也許是因為土地中某種的礦物質較多,讓孩子了解植物是不能和它生長的環境脫節的。孩子的觀察能力一旦訓練好之後,他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思維的能力。
所以,魯道夫的教育方式與一般的教育系統完全不一樣,他們沒有教科書,孩子們自己編寫教科書,一切都盡量與實際的生活及大自然有關。孩子們學地理,一定教他們從自己的家畫起,然後再畫到整個居家環境,讓孩子了解地圖是和實際生活有連貫的。教數學時,則藉著肢體的全身運動來學數學,所以孩子們上學非常開心。

美國北加州的魯道夫史丹勒學院曾與當地的一些學校做過研究調查:有些較貧窮地區的學校,孩子們常逃學,於是學校改變引導的方式,早上就從唱歌、跳舞等肢體運動中和孩子享受韻律,不要一下子灌輸孩子太多知識,藉著拍打遊戲的方式,讓他有呼吸的空間。這些逃學的孩子經過這些課程的帶動之後,都不再缺課,因為學校實在太好玩了。孩子們在很小時,老師就帶孩子認識食物,從種植、收成、一直到最後煮成湯的過程,麵包是如何做成等等,教學緊密的與生活連結,是非常落實的。

那麼在這種教育方式教出來的孩子,成績和其他學校比起來怎樣呢?德國魯道夫的學校最多,他們考大學是要經過全國性的聯招,而魯道夫系統出來的孩子,升學率最高。他們畢業以後,關懷社會及關懷環境的心比較強,也比較具有溫暖的心,而且選擇職業,大多以服務性的行業為主。所以這些孩子在學業上面是可以和其他學校的孩子競爭的。

肉體氣體星芒體 別揠苗助長

事實上,這一種教育學理是有根據的,從人的身、心、靈成長次第來看,七年一個階段,分肉體、氣體、星芒體以及意識體四個階段。教育必須針對孩子的需要及階段,給予適當的設計,絕不能硬生生地透支孩子後來的能力。肉體先誕生,氣體則在七歲才誕生,所以孩子在七歲以前,氣體還很弱,此一時段要保住他的氣體,不適合用太多腦力,如果此時透支他的氣體,等於透支他肉體形成之能量,那麼就會傷到他的老年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天才都早夭!
台灣曾有個天才兒童,到美國學音樂,後來手指頭變僵硬,無法彈鋼琴,最後連走路都沒辦法,這是因為太早透支他的氣體,導致肢體硬化。哈佛有位十幾歲就畢業的天才,三十多歲時也是全身僵硬。所以魯道夫史丹勒早就說過:﹁千萬不能太早動用孩子的能量,因為那會影響他的未來。﹂

氣體的強弱可以透過光譜儀呈現出來,讓孩子坐在電腦前面時做肌肉測試,光譜儀顯示他的氣會減低;換言之,電腦教學有礙氣體的發育,不適合小學時期。七至十四歲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時刻,應讓孩子學習對老師產生一種恭敬的心,孩子經過這種訓練之後,將來在各方面也才能生起恭敬的心,而在老年時,也能產生一種回饋的心。

星芒體是十四歲時誕生,那是我們的情感、情緒體,它能受到顏色的滋養,而我們很多情感上的記憶都在星芒體,小孩情感的變化也是在這個時候,這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同樣一個人,和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互動,或是與一個有愛心的老師互動所產生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現在很多孩子很冷漠,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常與機器互動。所以未來的人,大部分的趨勢是冷漠,腦子充滿了知識,但卻無法關懷周遭的人;具備很多知識不代表有智慧或能了解事情!

電磁波作祟 干擾人體的磁場

生物電磁先趨羅伯.貝克︵Robert Becker︶博士原是研究低等動物∣蠑螈的再生能力。他由此一實驗確認電磁波對植物、動物及各種生物都有影響,並觀察到電磁波對人的影響,進而對人體的電磁場做深入的研究。他在所寫的︽軀體電︾︵Body Electric︶這本書中,提到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生物電磁場,比如心臟的心電圖及腦波我們可以看得到,我們身體的運作︵比如骨骼生長︶,是受著生物電的支配。 我們身體中有兩處可以接收宇宙的訊息,一個接收光,知道白天是亮的,晚上則是暗的;另一個地方則可接收地球之磁波,松果腺就有接收地球磁場之作用。因為地球的磁場,日夜有差異性,所以人腦的運作也會因此而有日夜的差別,賀爾蒙的分泌等等也都與磁場有關。當環境中的電磁波強過地球的電磁波,我們身體中的松果腺就沒辦法接收到宇宙的訊息而產生運作,現代人在這兩個地方都受到干擾,所以很多人日夜顛倒,生活完全亂了秩序。

在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很多讀者向貝克博士反應他們的經驗,起先他認為是讀者過分緊張,因為有些人向他反應:﹁我得搬到一個很遠、沒有電的國家。﹂後來發現像這種對電敏感的人愈來愈多。我有個朋友,他只要站在電梯前就會全身發抖;有些人甚至要躲到加州北部一個很鄉下的地方才能存活,也就是說他們曾過度暴露在電磁波下,全身的保衛系統已經垮了。像這種情形,雖然不是已經嚴重到呈現病態,但在生活上可說是殘障了。而且因為它干擾了我們所有的內分泌,最後就會造成癌症。

癌症疼痛怪病 電磁波無形殺手

我最近接到三個父母從加拿大多倫多打來的電話,他們的孩子都得了白血病,因為孩子上學就坐在電腦前面。有些孩子可能無所謂,但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敏感,在這種情形下,電腦無疑是個致命傷。有個小孩,一歲多就得了白血病,問他們是否曾經用過手機這一類的東西,他們回說:﹁因為做生意很忙,所以他的小孩從早到晚就在看電視。﹂

因此,我們一定要考慮到,當我們把磁波送出去給那麼多人後,也許大部分人都沒事,但有些人對磁波則是相當敏感的。這些比較敏感的孩子,要不就是變成電磁敏感,要不就是得癌症,情緒低落或是過動。我們的腎上腺系統是抗壓力的,而任何的電或電磁波都會造成它的一種不自覺的壓力反應,所以長期下來,腎上腺系統會受到壓抑或者崩潰,造成機能降低或情緒的波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器官還沒發展完成,因而對外來的干擾也最敏感。在美國Santa Barbara有個學校,他們發覺校內學童得癌症的比例偏高,最後發現是學校旁有個高壓變電所,孩子都受到了電的傷害。那麼,什麼情況下才算是安全呢?一般研究上超過千分之一高斯︵電流的計數單位︶,就會有明顯的負面干擾,而事實上比較細微的干擾在千分之一高斯以下,就已經可以感受到了,特別是受過傷的人。

我有次在舊金山演講時,因為坐位離外邊的電線桿較接近,測了一下磁波是百分之一高斯,當時不知道,後來我覺得全身很痛,痛了大約四至五個鐘頭,左半身持續痛了大約三個星期。這次經驗終於讓我了解現代人會這裡痛、那裡痛的滋味了。受傷之後,家裡有些地方雖然測不出有什麼電磁波,但經過有電的地方時,受傷處就會有痛的感覺,儼然已變成了測量器。所以有些孩子,他本身的氣場比較弱的話,雖然處在電磁波不到千分之一高斯的地方,仍會很敏感。

電磁波強環境中 不利文思少創意

另一方面,處在電磁場比較高的環境中,人會比較沒有靈感和創造力;小孩若在一個電磁波比較強的環境下成長,那麼勢必沒有什麼創造力。我有個難忘的經驗,有一次住在一個大約有千分之一高斯的房子六個月,房子的旁邊有個高電流線,其實也不過是千分之一或二高斯而已,但我卻被害慘了。人極度疲倦,文章也寫不出來,勉強跑到公園寫,但寫出來的文章品質也不好。通常我們講一個地方的文化,不是只說數字,或是其他產品,還包括了藝術、詩詞及其他有創造性的東西。

從另一方面來說,魯道夫的模式滿好用的。這個教育系統在挑選老師時相當嚴格,老師之心念、各方面都必須是全能的。老師和學生在一起,即使不開口,但在無形中已把孩子帶動提升了。所以教育是不能用機器來代替的,就像母親餵奶,她不僅是供給肉體的營養,母奶裡邊還有人的特質,還有愛,這才是最實際的東西。

美國有一個叫Bob的農夫,他說要做一個好農人,最重要的事是每天花十分之一的時間對植物發出善意的感受,連植物的生長,都會對善意的感受有回應,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你也可以把兩株植物,分別放在電腦和有溫情的人旁邊,看看哪一盆長得好。植物也有它的氣體,比如說有些植物,你看他好像長得很好,吃進了肚子,並沒有帶給你健康,反而帶來了一身病,為什麼呢?因為土地沒氣,植物也沒氣,人吃進去也不會有氣。聽說有個森林區,人只要住進去,病就好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大自然沒遭受到破壞,植物也沒被破壞,你置身其中,自然就被修護了。

腦波測試見真章 批判對立β波

這些例子,事實上是可以用具體的心電圖或腦波來呈現。孩子十四歲以前,大都屬於 α 波,大人則較多 β 波。 α 波的頻率在 8∣10 Hz,它是非常平和、欣賞別人的波,波長和大地所釋放出來的波相同,如果有創傷要自我康復,必須要維持在 α 波。經常玩電腦的孩子的大多屬於 β 波,它的頻率為 55 ∣60 Hz,偏向批判、對立的波,不利於自我康復。現代人為何晚上常睡不好?還有一些孩子白天接觸了電腦,晚上也睡不好,因為腦波受到刺激調高了,比較難以進入睡眠的狀況。依據史丹勒的說法是,我們睡覺時,星芒體、自我意識體和我們的肉體及氣體是分開的,這樣的話,我們的氣體才不會受到干擾,而此時星芒體則可以到宇宙中去充電,這也就是為何通常一般人在睡醒後都很開心,因為被充電了。

開發良性的電腦 減少污染有前瞻

因目前電腦之電磁波大多採用微波,這很傷人。之所以採用微波是因為便宜,可嘗試設計比較接近人體的磁波,例如紅外線或其他磁波。由於現在的無線電波相當傷人,台灣若能真正發展不傷人的無線電腦,方才真正具有效益,對環境、對自己及經濟的發展都好。

美國有一家Synergy公司,是一個良心企業,在設廠時,即考慮到不破壞土地。他們先把不適合的植物移走,儘量種植耐旱植物,清潔劑則是採用無污染的材料,照明的燈採用經過時才亮的設備,選擇之材料則是具有高能量的,且採用風力發電,各方面都考慮得很週全。雖然成本高了一點,但因很多人都想找良心企業,所以他們的成長率高過同行。就長遠來說,其他同行還是沒法生存下去,因為人一旦生病時,一定就會去尋找對身體有利的東西,一般的東西就不可能用了,因為這些都是短暫的經濟,就經濟的考量上應是採用永續的經濟,而只有不傷人的產品,才能永續經營。
附註:

魯道夫.史丹勒博士︵Dr.Rudolf Steiner,1861-1925︶出生於奧地利,他認為教育應該結合人類生命本質,依孩子身、心、靈三個不同階段的成長,老師協助在身體、情感、精神三個層次的成熟,透過藝術、建築、農業、醫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自一九一九年,史丹勒博士協助企業家Emil Molt在德國的Stuttgart創辦了第一所學校﹁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此後他的教育理念蔚為風潮。至今在全球已有五十多國,六百四十多所華德福學校︵小學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一千零八十七所的幼稚園、托兒所,以及六十個師訓及研究機構。 這個教育系統依青少年身心成熟的狀態而有不同的重點:
身體的成熟:零至七歲的兒童要發展的是肉體與意志力,在父母所提供溫暖、安全、自然美好的
環境和規律生活中,孩子的身體得以健康的成長,建立起探索世界的基礎能力。

情感的成熟:七至十四歲強調心靈、情感與創造性的想像空間。這個階段需要一個足以產生長久信賴與敬仰的權威,藉由藝術化的教學,引發孩子學習的內在需求,使孩子具備自信、興趣和對生命安全感的滿足。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下,孩子能在互相幫助的動手學習過程中,培養同情、容忍、合作與對社會的情感與愛。

精神的成熟:十四至二十一歲的青少年期,重點在於精神與思想的啟發。人的青少年時期是生命力活躍、情感充沛的反抗年代,是個人判斷力和獨立思考意識發展的時刻,老師透過朋友般的良好師生互動方式,引發青少年對世界與人類文明更進一步的興趣和探索。

電視帶大的孩子


電視帶大的孩子

琉璃光雜誌1998年11月

雷久南

孟子如果出生在後半世紀的中國,他可能在電視機前長大,孟母可能因為沒有立刻覺察到電視的長遠負面影響,也不會阻擋。小孟子的大腦會因為失去正常童年的遊戲、玩耍、運動、聽故事、牙牙學語和好奇心驅使的學習而發育不全;成年後也不會有深度的觀察和思考能力,也沒有高尚道德責任感,也不會對中國文化有特殊的貢獻。如果電視早五百年在歐洲出現,現今我們可能聽不到莫札特、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樂家的傑作,也見不到達文西的畫和發明;如果電視早在中國出現,李白、杜甫也不會寫詩,很多藝術精華不會見過,也不會有中國文化。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假設言過其辭,讓我們看看電視普及四十多年後的美國文化、教育、道德和社會。美國學齡前的孩子平均一星期看三十小時的電視,大人是每天四小時,也就是除了睡覺、工作和上學之外,電視佔據最多的時間,美國孩子在上學前已看了五千至八千小時的電視,到高中時,一生中看電視的時間已超過課堂的時間,電視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有什麼樣的影響?美國教育部報導,七千萬的青年人是功能性文盲,美國的公司發現很多高中畢業應徵者不識字、不會計算或思考,一家大公司 Motorola, Inc.發現全國性的應徵者中,八十%的人沒有通過七年級的英文和五年級的數學,另一項報導發現,十七歲的青年中只有七%俱足上大學科學課程的程度,美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項國際性的科學數學考試成績是十二個國家中倒數第一名。

資深的數學老師們從六十年代中開始發覺到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國性的考試成績也年年下降;從事尖端科學研究的人士感嘆後繼無人;美國大學研究院學生,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只佔少數。一位教學三十多年的大學科研教授於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三年間,每年都回母校為大學生講學,學生的反應,年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在一九七三年那年,他突然發現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明顯的下降,學校的物理教學完全改觀,學生們不再學習如何解決物理題目,而是看大眾化的電視、科學節目,問他為何改變教學方式,他回答說:「學生們無法應付傳統物理課程,只好沖淡課程,以看電視、觀摩工廠為教材。」

不少人對美國教育失敗歸罪於學校或家庭,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arniegie學習促進基金會在一九九一年詢問美國七千位幼稚園老師兒童上學的情形,如身體狀況、應付能力、情感成熟、語言的豐富、起碼的知識和道德概念,結果發現,三十五%的兒童不俱足上幼稚園的條件,這些孩子來自大小城市鄉鎮,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這些五歲的孩子們不知自己的全名,不知自己住那兒,不會識別顏色,不會用鉛筆,說話有限,注意力很短,沒有表達自己的信心,不習慣聽從指揮,不懂輪流合用一張桌子畫畫 ……,他們智力正常,只是缺少生活體驗。
初生嬰兒的腦子平均重三百三十公克,是大人的四分之一,到二歲時已成長三倍,七歲時是成人的九十%。

所有動物實驗都發現大腦的成長與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在柏克萊大學的Marian Diamond博士以老鼠為研究對象,住在「豐富」環境的老鼠的大腦皮層比住在「貧乏」環境大十一%。「豐富」環境的老鼠住大一點籠子,有不同的玩具和玩伴,「貧乏」環境就是普通的小籠子。如果將另一籠老鼠放在豐富環境中,只讓牠們看其他同伴玩,但不能參與,牠們的腦部與貧乏環境一樣,伯克萊野生的老鼠經驗更豐富,大腦也最發達。

被動性的看電視活動取代了兒童主動的參與活動,以至於腦部缺少刺激發育,電視本身對腦神經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與吸毒有相似之處,因此看電視也會上癮。看電視時,腦波是Alpha Wave,比平常的Beta Wave慢,左腦尤其沒有反應,只有右腦接收畫面和情感的信息,左腦是思考判斷和分析的功能,看電視時關閉,也難怪廣告利用這個弱點來推銷產品,因為它不必以理由來說明,只要藉著生動的畫面和簡短的句子來吸引人,小孩、大人都會像被催眠一樣地去買。也因廣告,美國人喜歡吃高糖、高脂肪垃圾食物,肥胖症也成為流行性疾病。電視的螢光閃動每秒五十至六十次,超過我們神經系統所能跟上的每秒二十次,同時因為光線是直射光,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應,眼球是在止靜狀態,視力完全靠眼球的頻動來調整焦距,看電視造成視力衰退可想而知,不僅視力,其他感官也休止,有報導說,看幾分鐘電視,腦電波的反應與在知覺隔絕的環境九十六小時的人一樣,德國某些醫院已有專門治療被電視傷害的兒童部門,一般父母不會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臟跳動不規律、情緒暴燥、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厭倦、吸毒、飲酒、硬心腸、性慾放縱、學習困難、手腳不靈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與看電視有關,歐美的一些父、母親已認出這些問題所在,開始「戒」電視,也許漸「戒」,也許一夜之間就「戒」了,觀察家人是如何的看電視是第一步。

史丹勒博士所創的沃道夫教學系統一向不主張孩子們看電視,也許十四歲以後可選擇性地看一些特別節目。電視大大減少兒童的想像力,因為兒童是藉著「假想」的遊戲和聽故事時的想像來促進想像力,同時,兒童的肢體活動促進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動,則到少年期會覺得生命無意義且沒有目標,做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台灣電視普及比美國遲二十年,因此這些明顯的問題出現也會稍後,但現在,父母、教師已可看出電視對兒童和家庭的影響,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參考資料】
Endangered Mind, by Jane M. Healy Ph. I. 1991
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irs Minds by Miles Everett, Ph. I. 1997
The Plug In Drug: Television, Childir and the Famlly, by Marie Winn 1997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故事與新聞/教育工作應有的信念


故事與新聞/教育工作應有的信念
2010/03/03

聯合報╱楊照】

有家長興奮地跟宮崎駿形容他們家的小孩多麼喜歡他的作品,反覆每天看他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會露出極為恐慌的表情……

宮崎駿早期作品《龍貓》不是他最賣座的電影,卻為他賺了最多錢。因為圓滾滾的龍貓很適合做成玩具布偶,幾十年下來龍貓造型授權費持續入帳。

宮崎駿把這些授權費集中起來,全都拿去買土地,不是為了炒地皮,而是把土地買下來讓它荒廢在那裡,用龍貓賺來的錢創造城市中的一點點小荒野。

宮崎駿希望自己能活到一百歲,因為他想親眼看到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升,看到海水入侵東京,東京鐵塔變成站在海中小島上,看到紐約曼哈頓被淹沒在水裡,看到世界人口銳減,所有都市裡的摩天大樓都成為空屋,荒野綠草在人類文明瓦解的地方重新占領。

這是他真正的期待,來自於他對於文明最深刻的悲觀。他懷念自己小時候成長環境裡建立的大自然關係,他越來越不能忍受小孩遠離自然,關在家裡關在電視和電腦前面,以為那樣就是生活。
有家長興奮地跟宮崎駿形容他們家的小孩多麼喜歡他的作品,反覆每天看他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會露出極為恐慌的表情,強調地說:「不可以!不可以!頂多一年看一次就好了!」

現實生活裡,宮崎駿是個對現代生活充滿憤恨與悲觀情緒的人,和他電影裡傳遞出來的氣氛,簡直格格不入。如此悲觀的人,怎麼會拍出電影來帶給看電影的小孩大人那麼多快樂與興奮感受?
因為宮崎駿生命的首要信條是:「我不要將悲觀傳染給小孩。我讓自己的悲觀在作品裡保持距離。我不認為大人應該將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強加在小孩身上。小孩有充分能力可以形成他們的看法。」

換句話說,宮崎駿拍的電影,不是要表達他自己的意見、看法,是針對小孩,為了幫助小孩形成自己的意見、看法而拍的。

他比台灣絕大部分主管教育事務的人,更接近教育家,提供了小孩更好、更美的教育內容。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教師檢定與我

泓哲學長的狀態:
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相互滋養與陪伴之歷程!

孩子們,要對生命有熱情,要勇敢去try,要不怕失敗!這也是老師對你的期待,因為一切的過程都是在讓你練習,你會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以上帶有桑代克的練習律)

雖然心裡想著孩子們,但想到考試的第一個念頭還是退怯的,為了考試而讀書好沒意義。
˙
還好因為找到一個一起讀書的夥伴,考前四天突然把衝勁都攬在身上,一讀就是從早到晚,讀的量比起去年實習開始到星期二前還要多的多,我們兩個都無法想像,我們竟然能這樣瘋狂的讀那些硬書。

說的、聊的、看的,全部都是教育理論。

後來想想,我真的很幸運,考前四天遇見一個跟我很像、很合的人,就像是很久不見的朋友一樣,連讀書習慣都很像。我的基本教育理論都是他教的,他講過之後,很硬的理論都變得很好記,我忘了,他還會重複提醒,一點也不覺得厭煩。

在大量的重複講解與背誦下,教育心理是我們最熟悉的科目了,更何況我們三不五時就拿來套用在我們身上,凡是實用的,都不容易忘記。最有趣的是,我們常常用教育心理、教學法、或行為改變技術互虧對方,這讓那些硬知識變得特別有趣。

而我在讀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以前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學心態或是觀察到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等,在那些書中有提到,有些自己都忘了。

在讀的過程中,不僅是再回想、整理,也帶有一些批判在裡面,對於整個教學的架構越來越清晰,這讓我很訝異,也越讀越有動力。考前沒有人告訴我這件事。

考完教師檢定,我想,我更能認同這項考試的重要性。因為這樣活用的題目,必須非常了解那些教育理論才能寫出來,要能夠非常了解那些理論,找些自身或他人的學習經驗套用進去,死背是沒有用的。(也不是說死背完全無用拉,但至少這份測驗的信度是夠的。)

若是以後有人要我回饋學弟妹,我會告訴他們

(1)一定要找到一個彼此讀書方式都很合的戰友:不是跟你很合而已喔,是彼此都合,以免他讀到一半就先自殺。而且,這時間是不能控制的,我考前四天才找到,雖然他會說,我們要是一個月前就一起讀多好,但要是一個月前認識,我想我們只會一起墮落。

(2)這個考試並不僅僅是一個測驗,它也是讓一個準老師,好好的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他並不是一項死背的工作,要套用在經驗上,一項一項去檢視,可以在過程中理解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可加強、可改進,也是做為實習結束後,一個完整的回顧。想當初實習後,我還是不太懂自己做了什麼。

(3)累了就休息,要找到繼續的動力。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才讀沒幾天就嚴重有這感受,更何況是打算要讀半年的人。請加油!!!(也是說,請不要再考前有任何打擊你的事情發生,例如失戀等)

考試那天,我對文昌公、對朋友、對自己這樣說到:

是我的,就是我的。
是我的,考的都是我會的;不是我的,就都考我不會的。

昨天我對過答案,選擇題總分為一八九,有點危險。但已不想再去想,這過程我很滿足了。就算明年要重考,我都已經調整好心態:這並不只是一個考試。

等四月八號來臨囉!!練球去!!!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限制vs快樂


什麼時候最快樂?
賺很多錢嗎?
揮金如土的時候最快樂嗎?

有人說:你花錢需要計算的時候最快樂
你需要算一算,如果我買了冰箱,還能買ipod嗎?
我只要省一點,用什麼什麼替代就好了...

突然讓我想起在竹思與清思兩個聽起來一樣
卻有截然不同背景的學生組織(社團)中的經驗
一個是國立前三名的大學
一個是師範院校,面臨轉型的挑戰
整個環境背景不同,學生的視野是有差距的
因為我們學校人少,相對的,積極的學生數量
讓人感覺少很多
也或許是我們還不懂的開發,所以有這樣的誤認
但我覺得視野是很重要的
少了一些比較
一些衝突
一些號招的人
一個允許的環境
有足夠的資源
願意放棄很多東西跳進來的人
當然也少了

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
雖然擁有許多限制
做起事來,卻有很多趣事
談起來,成就感也不亞於在清思參與期間

因為我們突破了那些限制
發現還有更多的可能
而這些可能是我們共同創造出來的
像是別人一學期拿三十萬辦活動
我們只有一萬塊、
一個月要辦一場大活動、一場協辦、創社、團隊建立凝聚力(team building)、
後來只剩五個人辦一場演講、
五個人辦激勵營招生...
雖然有些成果看起來不怎樣
可是對於我們在有限的資源內
居然也能辦成一場活動
在這之中我們學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經驗
不同於其他學校
也突破了我們自己的極限
那些都是更令人快樂的事情

琴鍵只有八十八鍵,卻能彈出動人的音樂
如果不只八十八,還能彈出如此嗎?


以上是聽陶子演講的小小筆記
陶子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