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用靈性的角度揭開根莖葉果對身體各部位的作用(2)


上一篇我們提到植物的根部可增強頭部運作
植物的碳水化合物對我們的肺、喉、上顎作用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脂肪
這篇我另增加了史丹勒博士一篇吃素與吃肉的內在不同....
人類有脂肪,這乃是自己的成就(是他肉體完成的成就)
人體會完全摧毀他所食入的脂肪,不論是植物或動物性的
IMG_3030



以馬鈴薯、小麥、五穀雜糧而言,它是由"轉化"這些物質生出能量
以脂肪而言,它是由"摧毀"這種物質而生出能量
如果我吃一大塊牛排在體內摧毀它,我會變得有點弱
但是我摧毀牛排中的脂肪或植物中的脂肪又會給我力量
各位,人體是很複雜的,我剛講的可是一項大工程
在人體內要做許多事,才能摧毀這些植物脂肪
   
現在讓我們想想,吃著植物的莖與葉,是怎麼一回事
當他吃綠東西,他從植物中得到脂肪,為何有時莖這麼硬?
因為這會給葉子力量,將會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莖)
如果葉子保持鮮綠,其葉越綠就越多脂肪
在夏末初秋時,當太陽的力量不再這麼強,莖便能成熟
但是葉子需要最強的太陽力展開,它是向著太陽生長
所以植物的綠色部分(葉子)是特別針對心與肺作用(胸部)
  
人類的營養秘密,如果我要對治頭部,我晚餐會吃根或莖
如果我要對治心肺,我會做個綠沙拉,以這個情形而言
這些物質是在腸中分解消化,我們只取它們的力量(氣),就不需烹煮
但任何對治頭部的食物就不能生吃,一定要煮過
煮過的食物是特別對治頭部

但是各位,人們不能只滋養頭部與身體中部(胸部),還要滋養消化器官
他一定要健壯這些消化器官(胃、腸、腎與肝)
現在有趣的事實是這樣,要另消化器官健壯,它需要蛋白質為食物
植物中的蛋白質存在於花與果中,所以可以說,水果滋養下半身
4810590_094614012402_2[1] 
 水果,如我所說的,不需要怎麼煮(已被太陽曬過),除非我們身體很弱
在這種情形下,腸內也無法分解水果,那我們就需要燉煮水果
如果一個人有腸病,他就必須吃煮過的水果-以果泥,果醬方是來食用
任何水果中的蛋白質,都會滋養你的胃,滋養你的下半身所有消化器官

當我吃水果時,水果中的蛋白質會留在腸道中
而動物性蛋白質則會穿越腸道進入體內,進而散布全身
因此很多人會想,若一個人吃了許多蛋白質
就會是個有好營養的人,就導致在這物質化的世紀
研習醫學的人會建議飲用超大量的蛋白質
他們說需要120-150克,這真是荒唐,僅1/4量就足夠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吃這麼大量的蛋白質,會發生身體無法吸收
這些蛋白質,由胃到腸道再排出,全變成糞便廢物
就算如此,身體還是得到一些東西,不過在排除前
它們會待在腸道中便成有毒性,毒化全身
造成許多人過早得到動脈硬化(慢性病、癌症等)
就是塞太多蛋白質的緣故(參考救命飲食一書現今有詳細科學數據)
   
不過,現在,你也知道,人們不是只吃植物,他們還吃動物的脂肪
當然,人智學不是要有種狂熱或教派的態度
他的任務只是要講出事情的原貌
一個人當然不能說人們就該吃植物,或者說應該要吃動物的言論 
只能說某些人,他們就是無法完成體內分解植物脂肪的工作
一個只吃植物脂肪的人,他一定有一套非常好的消化系統
非常健康讓他很容易的分解植物脂肪
而從中得到力量建造自己的脂肪
大部分人還真的不能自製脂肪
當一個人吃動物脂肪,那脂肪並未完全分解
植物脂肪不會穿越腸道之外,它們必須在腸內被分解
而動物脂肪則會穿越腸道而進入體內
IMG_0777
因此,我們一定要分別兩種體質,第一種身體是不愛脂肪
他們不喜歡培根,就是多脂的食物
這些人就是那種身體比較容易分解植物脂肪,並想要自己製造脂肪
但如果一個人在餐桌上高高的堆著多脂食物
就是說這個世界要給我脂肪 (因為動物性脂肪會穿過腸道進入人體
較容易完成取得營養的工作)

以糖果而言,人們是為了它的甜味而吃
以肉類脂肪而言,這也是滿足他的口慾,就像糖果滿足孩子的口慾
有的人沒肉就是沒辦法活下去,所以必須小心考慮他是否真能不吃
如果他真成為素食者,他會覺得更堅強
這對他的身體組織而言是很大的要求
因為它必須由內在努力而產生脂肪(人體可自製脂肪)
吃動物脂肪時就不需要做這件事了
以靈性角度而言,若一個人能承擔自製脂肪的工作
因而開啟內在的活動,他就能主宰自己的身體
而得到自在,否則的話,身為靈性生命的他
只是一個旁觀者(當然還不只這些,以後有機會再敘述)



在營養方面知道這些事很重要,因為許多人都認為吃愈多營養愈好
當然不對,通常是少吃點就營養更好,因為才不會毒化自己
重點一個人一定要知道這些不同物質是如何運作

蛋白質~腹中器官
脂肪~心、肺與血管
碳水化合物~肺、喉與上顎
礦物質~頭部


此篇植物作用部分為魯道夫‧史丹勒博士於1924年7月31日在瑞士納克市的演講
吃素與吃肉部分為魯道夫‧史丹勒博士於1909年1月18日在德國慕尼黑的演講
我稍做整理濃縮,有興趣詳閱者
參考琉璃光雜誌2011/11/15與2009/5/15出版的文章



圖文引用自
http://tangyuchi634722.pixnet.net/blog/post/8901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