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觀察六歲兒童的變化

轉貼自劉志勝
原文是簡體字
觀察六歲兒童的變化—-Ruth Ker

 在華德福運動中,常常提及九歲之變。但是六歲之變呢?這段轉型期,常常被稱之為“第一個青春期”,孩子會面臨非常多的轉變。這些轉變會帶來反常的行為,即便是很快適應的小孩也會這樣。在幼稚園工作多年,我看到很多“時而迷惑又可怕”的大孩子。這些經歷即讓人羞恥,又發人深省。

 很明顯,在六歲左右,孩子開始經歷許多變化。作為幼稚園老師,我們必須面臨孩子們的這些需求,有意識的支持孩子們度過這樣一段不可避免的重要時期——六歲之變。史代納博士在《教育的本質》中提到,“我明白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兒童在此階段身心的變化。然而,這些還不足以瞭解人類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整個成長過程。作為教育者,瞭解這個非常重要。長牙只是這個轉變過程中最明顯的跡象。機體內還有許許多多的轉變,只是難以從外部觀察得到。

 作為老師,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要更加深入地觀察六歲之變。我們的同事和孩子的家長都受益于這次的研究。孩子長牙時,對於他/她身邊的所有人來講,都是個艱難的時期。因此,瞭解著時期的變化,並與他人分享是非常有意義的。

 瓊·奧蒙木在她的文章《準備好上一年級》中,把這個轉變比喻成“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她指出,小孩在六歲轉型期不僅僅經歷著簡單的線性轉變,而是在各個層面經歷著不同的轉變。

 僅僅是這個意識就可以使我們與小孩保持同理心,以同情的態度回應孩子“我知道你在經歷轉變。我愛你這些新的變化,我會幫助你一起成長。”當然,我們從來不會直接給小孩這樣講。然而,作為照顧小孩的人,如果我們內心準備好了觀察並適應孩子新的行為的話,孩子及家長就會更加放心。這樣,小孩才會覺得在尋求新界限時有安全感,同時我們適應孩子的變化,家長也會相信我們真正理解他們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給家長介紹六歲轉型期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之後我們還會提到這點。我們還可以鼓勵家長自己做研究,提高觀察技能。畢竟,他們與小孩有最近的接觸,還可以底特律我們完善整幅圖景。

 在五歲到六歲半期間,我們開始注意到,孩子們除了一直以來的模仿之外,還在尋求更多的資訊。我們先來看看這時期一些自然的變化,再來辯別這些變化是什麼,我們如何回應。這些變化可以通過孩子如何回應他/她周圍的世界看出來。對小孩的發展感興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回應。這種充滿愛的關注還會幫助我們,漸漸的,發展我們的感官,以洞察積累這些轉變的本質。

 我與同事和家長分享過兩幅圖。第一幅是每三年自我體入世的波浪圖。

 我們知道,自我體入世的每個三年迴圈,對於講,者意味著不同程度的分離。這種新的狀態類似於抽離感,特別是在九歲以後。對於小點的孩子,他們越來越有能力從活動中抽離出來。這種反應也表明了家長、老師、或其他人制定了清晰的規則。六歲的時候,小孩的生命體開始更多地與父母分離。幼稚園老師在這時必須意識到,家長和小孩會有“被撕開”的感覺,不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有時,家長突然想讓孩子在家上學,因為他們覺得小孩離他們越來越遠了。有時,小孩不想上學,或是時而抱著家長的腿,時而又告訴家長他們想獨自去學樣。“媽媽,請你留在車裡。我今天想自己進校們。”

 這讓我想到薩利爸爸天抱著薩利來上學的情景。薩利平時在玩的時候非常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她很愛到幼稚園來。兩周以來,我們從她外在的行為注意到一些變化,因為她不再是平靜地在那玩裝扮的遊戲了,而是非常想去運動。我們確信她正在經歷一些變化,因為她的腿和身子也長長了。讓我們驚訝的是,有天她來幼稚園的時候,把腦袋縮在爸爸的肩膀裡,說:“我不想上學。每個人都對我不好。”

 那是,薩利爸爸就準備帶薩利回家了。我朝他眨了下眼睛,讓薩利和她的朋友去採花,然後和薩利爸爸聊了我們觀察到的薩利行為上的變化。我們再看薩利的時候,她和她的朋友們玩得正開心呢。薩利爸爸感激地回到家,意識到薩利在向他展示她在經歷變化時一些新的感受。往往在小孩獨立之前,還會經歷一些倒退的現象。幾天之後,我聽到薩利跟她朋友說:“你們亂箭嗎?我今天把爸爸推開了!我說,爸爸你走吧。”

 我想提的是,我會在每個學年開始的時候跟家長講到六歲之變。我告訴他們,要對孩子巨大的變化有心理準備,並講得很詳細。在孩子在身體和行為上表現出變化之前,與家長建立和諧的關係是很重要的。我告訴他們,雖然有許多常見的身體和意識變化,但每個小孩表現的方式不同。與家長多管道的溝通也很重要,這樣才能順利地進行觀察合作,已形成一種合作的共識。一旦孩子在堅實的愛中度過了轉型期,他們就可以更加平和的回到周遭去生活。孩子們也需要老師與家長合作,這樣才能在家和學校都得到一貫的支持。

 從薩利這樣的小孩看出來,小孩的變化是多方面的。當然身體上有顯著的變化,但是這些變化也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下面看另一幅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我們知道,每個七年的發展都會有意志、情感和思考上的側重。在這每個七年當中,又有小的意志、情感和思考上的萌芽,為以後的發展做準備。我們可以畫一幅形線圖來表現。

 複雜問題簡單化,這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一系列的問題。看下五歲半到七歲期間,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經歷了許多變化。未來的情感開始進入(常常會在小孩畫的冒煙的煙囪中變現出來)。隨著思想慢慢覺醒,圖景和想像力的萌發在第一個七年結束的時候在思考/意志方面變現出來。從出生到現在,思考、情感與意志第一次在小孩身上同時強烈地並存。當然,這還不能跟成人或姐姐哥哥相比。很少有人理解小孩此時的經歷。、情感與意志同時以雙倍意志的劑量在小孩身上運作!

 請注意,我們作為成人,體驗到的思考、情感與意志的能力與小孩是不同的。當大人看到這些種子力量在孩子身上呈現的時候,我們就躍躍欲試,想給他們更複雜的回應。

 邁克·格博士告誡我們:“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美麗的夢幻意識,再溫和地引導他們覺醒過來。我們不要過快地失去他們,而是引導他們出來。如果他們在早幼期間沒有好好地經歷夢幻意識,到了成人時期就可能回過頭去尋求失落的天堂。他們通過毒品等尋求夢幻意識。我們在童年時都有些類似於吸毒的經歷,色彩、圖像這些都那麼生動,我們簡直可以活在當中。”

 想像力的工作
 前面已經提到,很多大人喜歡用理論思考的方式教小孩,特別是到了他們六歲的時候。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與他們生動的想像力相連。事實上,史代納博士在《孩子的王國》中提到,我們如果用思考的方式而非用圖景的方式跟那時的小孩講話的話,我們實際上是毀了孩子。在《教育之根》中,史代納博士還提到:“我們就會特別滿足于教孩子一些他們幾年後可以重複的東西。但這就像我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給他做一雙鞋,期望他十歲時還可以穿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任務就是教給小孩靈活的思想,在他們心靈裡成長……我們必須參與孩子內心的活動,並且把它作為一種享受,給予孩子內在靈活的東西;隨著身體漸漸成長,這些思想、情感、衝動也在成長,很快地他自己也會轉化這些既得的知識。

 也是在《孩子的王國》中,史代納博士建議我們在孩子換牙的時候,需要給他們“心靈之奶”,我們“必須對於孩子換牙的變化興致高昂……你得讓孩子內在的本性來決定你需要為他做些什麼。”幾年來,我都在思考“心靈之奶”這個詞,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我也提到關於老師如何給幼稚園大孩子提供“心靈之奶”的一些想法。
 有位六歲小孩是這樣表達史代納博士提到的“換牙時的覺醒”的。她對家長說:“媽媽,每樣東西都變了。你和爸爸變了。樹看起來也不一樣了。就連我們的貓也與以前不同了。還有,媽媽,好像我都不知道怎麼去玩了。”另外一個孩子說到:“太無聊了。在家無聊。上學無聊。我得逃到童話媽媽的小屋去。”這兩種表達反映出了弗萊婭·傑夫克說的“意志和想旬力的危機”。如果我們有幸聽到孩子們說類似的話,我們就知道他們那時需要特別的關注和支援了。弗萊婭·傑夫克還說到:“大多數孩子都會有明顯的危機,特別是那些極富創造力的孩子。在孩子發展中還有更多的變化,因為從內部建構系統身體的力量漸漸地從四肢和新陳代謝系統中解放出來。意志需要重新和孩子正在覺醒的思想統一。這需要一段時間。有時小孩的想像力不那麼豐富了,意志也好像癱瘓了,他們會問:“我們該做什麼呢?”或者說:“我很無聊。”

 這段時間,孩子也許會感到迷惑,他們會感到失控。他們的身體在變,意識在變,與世界的聯結也在變。下面就讓我們更具體的來看看其中一些變化吧。

 身體的變化
 在身體上,們知道生命體正積極地在穿透並工作於小孩的身體。孩子們試著打破遺傳,形成自己特別的把身體。當生命體穿透了身體最堅實的部分——骨骼的時候,生命體就可以自由地做下一步新的工作了。教育者以前很關心孩子們乳牙的脫落和第二次長牙,但是如今我們更重視六歲時臼齒的出現,把它看成孩子準備好換牙的跡象。

 通過孩子的運動,展示了孩子身體內在的生命力的活動,所以孩子現在需要更多狂熱的動作和奔跑,一刻不停地去尋找運動。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們在盡力適應自己生命力的工作。作為老師,我們要用溫暖和“這些很快就會過去”的態度去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機會,讓他們用運動來表達這種轉變。為此,我們需要訓練我們的觀察能力和我們的耐心。孩子們就像鍋裡沸騰的水一樣,開學的時候,還可以在桌前坐好、安靜吃飯,現在他們一下子變得坐不住了。我們也開始注意到孩子的四肢開始長長,腰際、手腕和脖子開始變得更加明顯,嬰兒肥也在消失。同時,他們臉上開始出現了酒窩。年長的孩子愛上了充滿挑戰的課,比如冒險徒步、跳躍、使用真正的工具,有目的的勞動和奔跑遊戲。我發現,傳統的這些遊戲就是非常理想的工具,在這個變化時期幫助他們社交,支援他們建立對這種有組織運動的需求。幫助別人——比如幫助農民清理糧倉、喂雞、剪羊毛、早晨散步的時候撿垃圾、除稻殼、清理戶外農具並上油、修小路、修葺篝火堆、花園——所有的這些事情都可以幫助孩子的意志力。我們在孩子早年的時候非常精心地安排這些活動,去滋養他們。如此,現在所有孩子的活動變的更有道德意義,而非無意識的狂亂行為。

 我發現,每天早上請一兩個孩子來扮演“國王”來帶領我們早上的散步,有很好的效果。當這個班級理解整體的概念的時候,我開始便這樣的練習。如果這個帶頭的小孩走的太遠了,而別人落在後面,我就會用鈴鐺把他叫回來。然後再另找一天讓他再帶散步。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控制他們的衝動。當他們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的時候,他們能夠記得之前的教訓。如今我們早晨已經走到高年級學生的操場了。最近我們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我們從堆肥當中挖出那些被蚯蚓弄鬆軟的土壤,鋪在操場上。之後我們會在操場上播種,讓這些草長得更好。很多孩子每天都會這樣說:“這樣的話大孩子就會很感激我們做的這些工作。”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找到有意義的活動和管道,這樣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的生命體更好的完成在身體當中的任務。

 這些變化也體現在他們身體的成長和胃口的增大。他們常常想把積木搭到天花板去,或者在戶外的時候,他們就想爬上房頂。如果他們可以在受保護的同時,滿足這種伸展的需求,就太幸運了。我曾經參觀過一所幼稚園,老師把一根結實的粗繩栓在樹枝上。在老師的監護下,孩子們自己沿著繩子爬上爬下。

 這樣的伸展也表現在其它方面。在孩子的繪畫中,我們會看到梯子和Z字形。孩子們在向我們展現他們長牙和肢體成長的經歷。當然,同時也會聽到他們抱怨肚子疼或關節疼。此時的伸展可能會伴隨許多孩子無意識的身體感覺。他們也許不舒服和這些身體感覺有關,但我們知道可能與此時小孩的成長有關,就會更加理解他們。

 更加隱蔽的是,小孩也在學著跨越橫豎的中心線,左右一方開始主導。拍手的練習,比如“熱十字麵包”、“熱騰騰的豌豆粥”、“小小航海員”,以及在晨圈時帶入交叉的動作都會對小孩有説明。跳繩可以有節奏地幫助孩子的平衡感,讓運動更有規律。在第五章裡有很多跳繩的歌。

 孩子的節律體系更穩定的時候,對稱和平衡的圖案就會更多地出現在孩子的繪畫中。常常圖畫中的人物都站在大地上,而且天地的界限很分明。有時我們在一年級的線畫中可以找到對稱性開始發展的證據。

 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孩很專注地把整頁紙塗成了大紅色。那天晚上,她媽媽說她高燒到104華氏度。好像她也沒有生病,但是第二天回到學校時好像變了一個人。不久她的四肢開始長長,她還做了一個生動的一年級的夢。孩子在度過六歲之變時常常伴有發燒。在這本書的第六章中,還有更多關於發燒的資料。

 情感與社交變化
 也許最為顯著的個人變化就是情感與社交上的改變了。有的是孩子是虛張聲勢 ,有的孩子內在會有很大變化。
 我見過的其中一種反應就是孩子們要當老闆。他們會指出家長、老師和同伴們所有的錯誤。在形成時間觀念(之前、之後,等等)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在晨圈時很快地在其他孩子之前讀完晨誦,或者在散步時走在每個人的後邊。他們不再無意識的與每個人做得一樣。有些孩子喜歡與眾不同。

 他們會長時間的談論誰是“大老闆”。我們常常聽到孩子們說:“但是我是老闆!”“我道,你是最大的老闆,你是第二大的老闆,你是第三大老闆,我是第四大老闆,而且我要告訴你們該做什麼!”經常,他們的玩伴或者權威人士會聽到他們說“你不能管我!這時,就要讓他們知道事實真相。“老師知道這裡的規矩,”或者就像我告訴孩子的那樣:“這是我的工作,你的天使讓我來幫你。”這時直面孩子會讓他們受益匪淺,而且中立鼓舞的語氣會讓孩子在巨變之時同樣明確界限所在。這樣他們才會松一口氣!

 還有一方面的轉變體現在孩子意識上的改變。他們之前是與玩耍的物體融為一體的,現在他們有了想法,並要去實施。弗萊婭.傑夫克是這樣描述這種轉變的:“玩耍的動機不再來自於外部的事物,越來越多地來自於內心。這意味著孩子現在有了內在的圖景,是她過去經歷的形成的圖景,然後她可以把這些圖景帶到玩耍中來,不論時間、地點、人物。”如上所述,孩子在這時可能煩躁,也許會無精打采,也許在玩耍中作為旁觀者,直到他們可以運用新的能力為止。

 這並非壞事。如果小孩不是很焦慮的話,這是個很好的轉型期。然而,如果老師覺得這持續了太長時間,就要讓孩子當老師的小幫手(希望是一次一個孩子),這是讓他們回去參與玩耍的很好的一步。在幫助老師或者觀察別人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常常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東西。通常是年幼小孩的玩耍激勵大孩子再次回到玩耍當中去。有時大孩子喜歡幫忙佈置一些創造性活動,或者給偶戲佈景。幫年幼小孩也很有意義——系鞋帶、帶著孩子散步、穿針、幫助手工、等等。令人激動的是,有天大孩子可以自己烤麵包、煮湯、或打掃整個幼稚園。

 這種新思維還表現在孩子們把手編的線結成不同形狀的繩子,蜘蛛網、或是電話線。他們有意識的圖景讓他們需要把這些變成現實。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交技能,來支援這樣的轉變。

 寫到這兒,我想到了山姆。山姆是個能幹、能吃苦的男孩。他領導活動很有激情,同時也可以與其他孩子合作。差不多六歲九個月大的時候,他開始變得領導欲非常強。他每天都想把整個班級組織到他的活動中去。其他孩子常常都不理他,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發號施令。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觀察他是如何糾結、哄騙和操縱班級的。從週一到週五,我都在觀察山姆如何刻苦地成為“大老闆”。到了週五,他建了一個畜欄,還有一個可以開關的門。他一個個地找到每個孩子的興趣點,在畜欄裡養了小馬、驢、豬和牛。他的征服感溢於言表。

 在形成這種新的圖景想像力時,小孩會在玩耍時卡殼。他們喜歡重複一種遊戲,或者長時間的佈景。我們需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在想像力中玩耍呢,還是需要我們補充點想法。弗萊婭•傑夫克在《幼兒時期的工作與學習》中,舉了一個例子,描述了在六歲孩子玩不動的時候,她建議馬戲團的動物要吃東西了。只需要一句話,老師就可以帶給玩耍無盡的可能。

 在這個年齡段,我們還會遇到所謂的“第一個青春期”,他們要把禮物包起來送給別人;扮演結婚或者喝醉了;悄悄讓別人搗蛋;編歌嘲笑他人;壞笑;做傻動作;扮演年輕人;扮演被牽著的狗(主僕);賺錢;像飯店、商店、醫院、機場等主題遊戲;告訴朋友他們今天討厭誰;很多髒話;等等。有些孩子喜歡找到特別的玩伴成對玩耍。他們不再被排除在遊戲之外。當然,有必要用實事求是和正確的態度滿足所有行為和主題。“我們還記得幼稚園的方式。”“小學老師說孩子們需要在入學前知道他們幼稚園的方式。”雖然說小孩有這樣的經歷和衝動,他還是需要覺得周圍的世界是安全和正義的,還有其他人在幫助他。一次次地,我看到孩子們在堅實的愛中體驗界限時,那種感恩的態度。他們一邊想衝破這種舒適的界限,一邊又覺得有穩定性,並且在嘗試新的意識時有保障。

 覺醒的思想
 漸漸地,孩子們開始講關於神和永恆的話題。聽到這些談話真是幸運。如果我們可以保持這些想像力該多好啊!最近一次聽到關於永恆的談話是加餐時間。“永恆意味著1068!”一個孩子說。“不對,”另一個反對到:“永恆指的是一直持續下去。”

 這就可以看出來,孩子們已經不局限於現在,他們開始經歷將來。有的孩子還把做的夢聯繫起來。有位媽媽就給我講了她孩子的夢。“維勒莉夢見幼稚園大門敞開,每個教室裡的人,甚至老師都長了翅膀!然後她看到每個人飛過走廊,打開小學大門,去看下教室裡是什麼樣的。”

 過去的經歷也更容易被喚起。他們開始跟家長講在幼稚園聽到的故事,也會告訴我們他們頭腦中的臥室是什麼樣的。有個小孩對他媽媽說:“我不需要去奶奶家了。我隨時都可以見到她。”有些孩子可以表達出這種在頭腦中想事情的能力。有些孩子覺得這種能力太強,以至於壓過了其他能力,他們會說:“我覺得無聊。”“我很無聊”也可以理解為,“有些新的變化,但我不知道如何把它整合起來。”

 然而,一旦孩子們開始意識到這樣的變化後,他們就要在各個方面施展這樣的才能。就像經歷其他改變一樣,他們也想把玩一下這項新的才能。他們喜歡在玩遊戲或晨圈時不做聲,只在腦袋裡想要念的詞。這鍛煉了他們內在聽詞的能力,讓圖景占主導地位。比如有個遊戲,叫“棕色的小芽”。

 棕色的小芽在地裡熟睡
 穿著他棕色的睡衣,睡得很香
 冬國王發怒了,在頭上咆哮
 但是棕色的小寶寶還會舒服得躺在床上
 只是當春姑娘悄悄地來到庇蔭處時
 從頭到腳都非常的輕
 那個棕色的小芽探出腦袋
 脫掉睡衣,從床上彈了起來

 孩子們很喜歡圍著兩三個孩子,被毯子蓋起來,代表大地母親。我們用口型念這首詩,還做了冬國王咆哮和春姑娘踮起腳尖的動作,看毯子裡邊的孩子能否在對應的時間“探出腦袋,脫掉睡衣,從床上彈了起來”。當然,我們之前需要大聲念出來詩句,在玩很多次之後最後再用口型不發聲地念這首詩。

 有天在玩的時候,我忘了其中一句。一個小男孩沉思樣的看著我,說:“你肯定是用腳在思考,以至於讓你頭大,連詞都忘了。”我想,“這不正是六歲孩子說的呀?他是在說我的狀態,還是他的狀態呢?”埃莫頓•史古爾在他的書,《孩子頭七年的生理學》中,很詳細的描述了孩子的成熟過程是如何從下往上發展的。他說:“孩子成熟的過程是從下邊開始的,是動態變化的,直到在腦袋中平靜下來。只要我們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們知道我們對他們說的感興趣,我們就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五歲半到七歲間兒童的巨大變化。此時兒童在身體、情感、社交與意識上都有很大的轉變。我也再次鼓勵家長和老師認真的聆聽並觀察孩子。請帶著濃厚的興趣,自行觀察幼稚園或家裡的大孩子。作為混齡班的老師,我們就是孩子度過轉型期的橋樑。孩子從模仿的年齡段,過渡到需要通過所愛的權威看世界的年齡。如果我們可以在孩子的“第一個青春期”,用想像力和治療性的工作回應孩子的活動,我們就運用了史代納博士提到的道德想像力。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基礎。我們必須讓孩子們早期所形成的堅強的意志找到合適的途徑發芽並成長。這總是很榮幸的,但有時也會有試探。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這些的話,我們對於孩子的興趣使得我們把他們的想像力和發展過程聯繫起來。這樣深深的帶著愛的興趣也讓孩子們到達新的高度。我們最有力的工具也許就是接受並潤色他們的問題、興趣、和需要。對於幼稚園中的大孩子,我們有勇氣在他們重大的轉型期陪伴他們,就已經是一項偉大的服務了。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在適當的地方做適當的事

〈不!你不能;不!你不可以〉

有人以為我對孩子很柔善,所以不會拒絕他們。其實,只要情況必要,我拒絕孩子的時候,也許比任何人都更直接,我會簡單地說:「不,你不能。」或「不!你不可以!」,再解釋為什麼他的意願或請求不能被接受。

有一堂課上,車縫完圍裙之後要手縫裝飾品,有個小朋友跟我說:「我不要裝飾。」我告訴 他:「不!你不可以。但縫完後如果你不喜歡,我們就把它拆掉。」他問我為什麼?我跟他解釋,這是工作的訓練,也是這堂課很重要的內容。我是老師,要負責他 跟其他人一樣,學會該會的事;但我不會勉強他一定要喜歡我所準備的裝飾,所以,縫好後再拆掉就是一個好方法。

另一堂小廚師的課上,有個孩子一直對課程心不在焉,只想上二樓我的工作書房,當她問我可 不可以不要上課,在二樓看書等大家下課的時候,我也是簡單地回答她:「不!你不可以。」她告訴我說,她是書虫,只愛看書,不愛做菜,於是我教她一件重要的 事。閱讀是一件好事,但並不是因為它是一件好事就可以無時不刻地做,或不看情況地做。我是這堂課的老師,負責督促並檢查她在烹飪工作上的進步,如果她一開 始就是為我書架上的書而來,那就報錯名了,應該把時間用到圖書館去才對。

在適當的地方做適當的事是人生最重要的學習之一,所謂得體,是視聽言動與意志的綜合練習,也是我們應該為兒童深深放在心上的教育。

孩子通常並非天生任性,但如果成人執行的並非一貫的原則,那麼他們後來的任性就得由我們親自來收拾或承受;允許孩子任意放棄他本應該投入的工作,無異在教導他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更糟的是,這等於讓他練習不用對自己的意願負責。


 引自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50種醬汁做法

50種醬汁做法** 很實用請保存下來

1.黑胡椒醬
材料:奶油2大匙、洋蔥末3大匙、蒜末2大匙、黑胡椒細粒3大匙
、鮮奶油1大匙、水1又1/2碗、鹽少許、麵粉水酌量、威士忌酒1大匙
作法:1.先把奶油加熱融化,放入蒜末及洋蔥末爆香,再加黑胡椒粒一起拌炒
2.另將水、鮮奶油和鹽一起放入煮開,起鍋前以麵粉水芶芡,再加1大匙威士忌酒即可。

2.蒜味茄汁義大利麵醬
材料 洋蔥1/4個、蒜末1/2大匙、橄欖油2大匙、水煮蕃茄罐頭1大匙月桂葉1片、白酒2大匙、白胡椒少許
作法 1. 將材料備好,洋蔥切丁備用。 2. 先將橄欖油加熱,再放入洋蔥、蒜末爆香。 3. 把蕃茄罐內的汁與粒倒入,再把剩餘的材料加入煮沸,即完成。

3.紅燴海鮮醬
材料 辣椒醬1大匙、蕃茄汁2大匙、水3大匙、米酒1大匙、香油1/2大匙薑末1大匙、蔥末1大匙
作法 取一小鍋子,將所有材料調勻放入,用小火煮沸即可。
燴海鮮時將材料切好汆燙後瀝乾,放入紅燴海鮮醬拌炒入味即可。什錦海鮮或肉類沾醬或炒醬均可。

4.米醬
材料 在來米粉2大匙、醬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鹽適量甘草粉少許
作法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調勻煮開放涼即可。
可用於燜粉肝、燙豬肝或是粽子沾醬

5.B.B.Q.烤肉醬
材料 蕃茄醬2大匙、法式芥茉醬1/2大匙、海鮮醬1大匙、黑醋1/2大匙橄欖油1/2大匙、辣椒醬1/3大匙、洋蔥碎末1/4杯、蒜末1大匙粗黑胡椒1/2小匙、鹽少許、糖少許
作法 將所有材料混合調勻即可。

6.麻醬麵醬
材料 芝麻醬2大匙、醬油2大匙、糖1小匙、白醋1大匙、香油1大匙冷開水3~4大匙、蒜泥1大匙
作法 將所有材料調勻即可,視個人喜好,可加點黃瓜絲及紅蘿蔔絲當配料,可用於擔仔麵、乾麵、滷肉飯淋醬,或是燙青菜淋醬。

7.鹽水雞沾醬
材料 鹽3大匙、薑4~5片、蔥3支、米酒1/2碗陳皮、桂皮、八角共20元、水
作法 將材料全部放入鍋中熬煮即
這個佐料可以用來滷雞,也可以用來沾雞肉吃。換言之,這個配方可以當作滷汁,也可以當成是沾料

8.義大利麵醬
材料 絞肉1/2斤、洋蔥(切成小丁)1/4顆、蕃茄糊罐頭1罐紅蘿蔔丁(或蘿蔔末)1杯、橄欖油2大匙、紅辣椒醬2大匙蒜末1大匙、白胡椒粉1小匙、糖1/2杯、水1/2杯
作法 1. 熱鍋,將橄欖油入鍋微熱過,加入洋蔥末、紅蘿蔔丁和蒜末炒香 2. 再加進絞肉爆炒,接著加入辣椒醬、白胡椒粉、豆蔻粉和糖一起炒過 3. 最後放入蕃茄糊和1/2杯水用小火熬煮約3~5分鐘即可
用於義大利麵、乾麵淋醬,或是白菜燉煮醬

9.蕃茄醬
材料 熟蕃茄1斤、橄欖油1/2小匙、紫蘇(或西洋香菜末)1小匙、糖1/2小匙胡椒粉少許、鹽少許
作法 1. 將蕃茄放入滾水中川燙一下,撈起放入冷水中再取出剝皮。蕃茄切半,把蕃茄籽及汁擠出後剁碎。 2. 起油鍋,加入橄欖油、剁碎的蕃茄、紫蘇(或西洋香菜末)及糖一起攪拌均勻,煮至蕃茄熟透。以鹽及胡椒粉調味,放涼收入冰箱,食用時酌量取用即可。

10.咖哩蕃茄醬
材料 材料A: 蕃茄醬2大匙、咖哩粉1大匙、水1杯、鹽1小匙、香油1/3大匙糖1/2大匙材料B:太白粉1/3大匙、水1大匙
作法 1. 將水煮沸加入材料A用小火煮至收乾約成半杯量。
2. 加入材料B芶芡,不用太濃,適量即可。(不芶芡也可以) 可用於肉類或蔬菜炒醬

11.橙汁排骨醬
材料 柳橙1個、蕃茄醬2大匙、糖1大匙、鹽1小匙、水2大匙
作法 1. 柳橙1個(或香吉士)洗淨瀝乾對切,再切成0.5公分片狀。 2. 將柳橙片與其他材料一起煮沸後改小火煮到剩餘約2/3杯即可熄火,將所有材料渣過濾掉,醬汁即可使用

12.廣東油雞淋醬
材料 醬油3杯、麥芽糖3~4大匙、冰糖3大匙、米酒1/2杯、鹽2大匙水10杯、香油1/2杯
滷包:廣陳皮、桂皮、八角、甘草
作法 將所有的材料放入鍋中用中火煮約20分鐘,就是香噴噴的油雞滷汁

13.含油量較少的沙律醬
材料 水1杯、白醋2大匙、細砂糖3大匙、玉米粉5大匙、沙律油1.5杯鹽1小匙、全蛋2個
作法 1. 將水, 白醋, 細沙糖, 玉米粉混合拌勻 2. 用中火將此混合物煮至透明,呈膠狀即可 3. 第(2)部分材料先混合扮拌勻備用 4. 第一部分 1.2.離火後,馬上加入四分之一左右的第(2)部分材料,迅速拌勻,如此反覆共4次加完拌勻,即為乳白色沙律醬
此醬為基礎,可自行在調味上做變化,譬如多加點醋或胡椒粉等糖和醋的量可視需要稍作調整

14.馬鈴薯沙律(一)
材料 4人份,馬鈴薯 4個,蔥 4根,洋香菜屑 2大匙,檸檬汁 2大匙蒜泥 1粒,鹽 1/2小匙,胡椒適量,橄欖油 6大匙
作法 1. 馬鈴薯洗淨,連皮在滾水中煮至熟透(水面需蓋過馬鈴薯)。2.. 煮好後,瀝去水,待涼至不會燙手的程度。3. 蔥留白色與淺綠色較不老的部位,切成蔥花。4. 馬鈴薯去皮,切成約半公分左右的厚片,放入大碗中,加蔥花5. 與洋香菜拌合。6. 7. 取另一小碗混合檸檬汁、蒜末與鹽,灑少許胡椒,緩緩加入橄欖8. 油,需邊加邊攪拌。9. 10. 拌勻的油汁淋在馬鈴薯上,拌一拌,讓馬鈴薯均勻沾到油汁。11. 嚐嚐味道,若不夠鹹,可灑少許鹽再拌。適合冷食。

15.蒜味烤肉醬
材料 醬油2大匙、蠔油2大匙、冰糖或麥芽糖2大匙、五香粉少許胡椒粉1/4小匙、水3又1/2杯、酒1大匙、蒜頭12顆
作法 1. 鍋中放入2大匙油,先將蒜頭放入油鍋中,炸至微黃時立即撈起2. 另外準備一個鍋子,將所有調味料放入鍋中煮開,再加進炸好的3.. 蒜頭熬煮至濃稠,就是很好的蒜味烤肉醬
 
16.馬鈴薯沙律(二)
材料 馬鈴薯三百克,小黃瓜三分之一條,紅蘿蔔三分之一條,火腿兩片,蔥四分之一個,醋少許,鹽適量,胡椒少許,沙律醬四大匙
作法 1. 馬鈴薯切小塊加水煮八分鐘加紅蘿蔔塊煮熟(不要把馬鈴薯壓碎)2. (1)把水瀝乾放入碗中加入鹽、胡椒、沙律醬拌勻3. 加入火腿丁、洋蔥丁、小黃瓜片拌勻

17.味噌烤肉醬
材料 味噌(須挑選鹽份較低者)1大匙、味霖(即日本酒醋)1小匙、糖1大匙水1大匙、蒜末1小匙、香菜末1大匙、蔥花1大匙
作法 1. 將味噌,味霖,糖和水仔細調勻再加入蒜末2. 灑上蔥花和香菜末即可
如果還覺得不夠鹹的話可以加入適量的醬油.如果買不到味霖,可以用少許白醋代替

18.正宗日本天婦羅沾醬
材料 醬油50cc、糖50cc(與醬油一樣多的量)、水50cc x 4杯、薑約 6兩 以上材料下鍋一起煮、煮沸後在放、柴魚 2兩 在用小伙 煮約 2分鐘即可食用白蘿蔔1/4條
作法 白蘿蔔弄成泥,加沾醬,拌勻即可

19.腐乳醬汁(雞排醃汁)
材料 紅腐乳 60克 、料理米酒10
作法 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內打約30秒盛碗即可

20.香檸醃汁(雞排醃汁配方)
材料 檸檬1顆、糖1茶匙、鹽1/4茶匙、小蘇打1/4茶匙、水30
作法 將檸檬壓汁,再和其餘材料放入果汁機內,打約30秒盛碗即可。

21.傳統雞排醃汁
材料 蔥末 20克 、薑末 10克 、蒜末 40克 、五香粉1/4茶匙、味精1茶匙醬油膏1大匙、小蘇打1/4茶匙、水50
作法 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內打約30秒盛碗,再放入雞排肉將其兩面均勻沾上醃汁,靜置約30分鐘即可

22.梅子醬
材料 紫蘇梅2顆、砂糖1大匙、素蠔油1大匙、梅子汁2大匙、水少許
作法 1. 紫蘇梅洗淨、切細末。 2. 取一碗,放入其餘材料與水攪拌均勻。備用。 3. 熱鍋,倒入作法2的醬汁以小火煮約3~5分鐘至小滾即可熄火盛碗。 4. 將作法1和作法3一起混合拌勻即可。

23.蒜蓉醬
材料 辣椒1條、蒜頭1顆、砂糖1大匙、蠔油1大匙、醬油膏2大匙、水少許
作法 1. 取一碗,砂糖、蠔油、 醬油膏與水一起攪拌均勻。 2. 熱鍋,倒入作法1的醬汁以小火煮約3~5分鐘至黏稠狀盛碗。 3. 辣椒、蒜頭洗淨切細末,再和作法2的醬一起拌勻即可。

24.甜辣醬
材料 蕃茄醬1/2大匙、辣椒醬2大匙、水少許、砂糖1大匙
作法 1. 取一碗,加入所有材料與水一起攪拌均勻。 2. 熱鍋,倒入作法1的醬汁以小火煮約3~5分鐘至黏稠狀即可。

25.炸醬麵醬 (一)
材料 蝦米 3兩 、蝦皮 4兩 、蒜頭 2兩 、絞肉1斤、豆干丁1/2斤、甜麵醬1罐豆瓣醬1/3小罐、蘿蔔乾 4兩 、水1又1/2碗
作法 將蝦皮與蝦米混合,放入鍋中,配合蒜頭爆香,再加入水、絞肉、豆干丁、蘿蔔乾一起拌炒,最後加入甜麵醬及豆瓣醬炒勻,加水煮開後放涼裝瓶。

26.炸醬麵醬 (二)
材料:豬後腿絞肉1斤、豆乾20元、淡榨菜1包、辣豆瓣醬1盒(市場賣的)、醬油酌量、冰糖酌量、鹽巴酌量。
作法
1.豆乾、榨菜切丁備用
2.起油鍋炒絞肉,絞肉炒熟後倒入豆乾、榨菜丁,繼續炒
3.炒到榨菜香味出來時,加上醬油再翻炒一下
4.把辣豆瓣醬倒入繼續炒,等料都拌勻了,加水淹過材料
5.加入一點點冰糖,蓋上鍋蓋悶煮
6.試味道,若覺得不夠鹹再酌量加鹽巴
7.放涼候把要吃的留下,其餘用袋子分裝,放入冷凍庫存放,要吃的時候從冷凍庫取出,放入電鍋蒸熱,拌飯、拌麵都不錯吃喔!

27.南瓜醬
材料 南瓜2杯、高湯1杯、牛奶1杯、鹽少許、白胡椒粉少許、麵粉少許奶油1大匙、洋蔥2大匙
作法
1. 將南瓜洗淨去皮與籽後切小塊,和高湯一起放入鍋中煮沸,改中火,再加入牛奶一起煮至熟透即可熄火備用。
2. 將奶油放入鍋中加熱溶解,放入洋蔥爆香後改小火,再倒入麵粉略炒後,盛起放入南瓜湯汁中繼續煮,如湯汁不夠可再加入少許牛奶或高湯。
3. 將湯汁煮至濃稠後加入鹽及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後,盛起倒入果汁機中攪打均勻即可使用。
點心沾醬或油炸類食物沾醬均可

28.樹子辣醬
材料 樹子1/3杯、紅辣椒粉2小匙、蒜泥1大匙、香油1/2大匙、水2大匙蔥末1大匙、紅蘿蔔末1大匙
作法 1. 樹子有粒狀及圓餅狀之分,如果是整塊,要先分開成小塊粒狀。 2. 再將所有材料拌勻用小火煮至味道均衡後即可使用

※ 蒸魚、蒸肉火鍋沾醬用:

29.薄荷醬
材料 薄荷葉適量、水1/2杯、糖少許、牛奶1/2杯、奶油1大匙、鹽少許麵粉適量、水適量、白胡椒粉適量
作法 1. 將薄荷葉洗淨打成細末與水一起煮沸後將渣濾除後再用小火加熱。 2. 續在鍋中放入奶油、牛奶、鹽、糖、白胡椒粉等調煮拌勻。 3. 另外用小碗將麵粉與水拌勻,慢慢將麵粉水加入鍋中煮至濃稠狀即可熄火備用。可作為麵包條沾醬或羊排淋醬

30.豆乳泥辣醬
材料 豆腐乳1塊、果糖1又1/2大匙、辣油1大匙、水2/3杯、醬油1/2大匙蒜泥1大匙、蔥末1大匙
作法 1. 先將豆腐乳壓成泥狀備用。 2. 再與水融合後加入果糖、辣油、醬油等用小火煮沸。 3. 要吃時再加入蒜泥、蔥末即可使用。
如用白開水拌所有材料,可立即做沾醬使用。

31.昆布醬
材料 昆布(海帶乾)1/2條、醬油1/3杯、水3杯、糖2大匙、白胡椒粉、鹽少許
作法 1. 將昆布洗淨切成段狀與3杯水一起用中火煮15分鐘備用。 2. 再加入醬油、白胡椒粉、糖、鹽,改小火煮至收乾約成1杯量,即可熄火過濾掉昆布,即成昆布醬。可沾油炸食物、青菜,或作湯底。

32.蒸魚梅子醬
材料 紫蘇梅6顆、梅子醬1大匙、米酒1大匙、水2大匙、蔥絲薑絲各少許、鹽1小匙、香油1小匙
作法 1. 將蔥、薑洗淨切絲備用。 2. 將酒、梅子醬、紫蘇梅、鹽、香油放在一起泡約15分鐘,等味道融合後,再將蔥絲、薑絲放入拌均勻即可使用。
蒸海鮮類時加入鍋中一起入味,或將材料煮過也可當沾醬使用。

33.蘑菇醬
材料 奶油2大匙、洋蔥末 4大匙、蘑菇片 4~5顆、鮮奶油3大匙、水1又1/2杯鹽少許、麵粉水酌量、蕃茄醬 1大匙(酌量)
作法 1. 把奶油加熱融化,放入洋蔥末爆香,再加蘑菇片一起炒 2. 另外將水、鮮奶油和鹽一起放入煮開,起鍋前用麵粉水芶芡,最後加入蕃茄醬拌勻即可。
鱈魚排或雞排都很適合淋上蘑菇醬,用於牛排或豬排亦可,拿來當作義大利鐵板麵的淋醬也很不錯

34.酪梨醬
材料 酪梨1/2個(熟透)、布丁1個(或蛋黃1個)、鮮奶油1大匙、果糖1大匙牛奶2大匙
作法 1. 將酪梨的果肉取下備用。 2. 將所有材料一起用電動打蛋器或果汁機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如要做成鹹的口味,將果糖、布丁更改成加入辣椒粉1/3大匙、細糖1/3及鹽少許等拌均勻即可使用。沾蔬菜條如紅蘿蔔、小黃瓜、西洋芹或麵包條、墨西哥玉米餅。

35.鵝肉扁沾醬
材料 辣椒醬2小匙、味噌1小匙、砂糖1小匙、烏醋1小匙、糯米粉1小
作法 將所有的材料調勻煮開即可。
鵝肉扁沾醬還可以用在一般肉類的沾醬用,或當作烹煮肉排的調味料

36.炸雞塊酸辣醬
材料 水3大匙、醬油1小匙、白醋(或蘋果醋)2小匙、沙拉油1/2小匙糖1小匙、在來米粉1小匙、洋蔥粉1大匙、大蒜粉1大匙糖漿1大匙、鹽微量(1/8小匙)
作法 將所有材料在鍋中調勻後用小火煮至濃稠狀,一邊煮要一邊攪拌,以免黏鍋,煮至濃稠狀時就可以熄火,放涼即可。
除了沾雞塊以外,沾薯條、洋蔥圈和餐包也都相當美味

37.關東煮沾醬
材料 細味噌1大匙、甜辣醬1大匙、細砂糖1/2大匙、醬油2小匙香油1小匙、水2大匙
勾芡材料:太白粉 1大匙、水 1又1/2大匙
作法 1. 將細味噌用少許水拌開,再與其他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中調勻加熱煮沸。 2. 再用太白粉水芶芡至濃滑度夠即可使用。
甜不辣、油炸物沾醬用。

38.糖醋醬
材料 醬油2大匙、蕃茄醬2大匙、砂糖1又1/2大匙、烏醋1大匙 水3~4大匙、太白粉少許、香油少許
作法 起油鍋,將所有材料一起調勻煮開。
糖醋醬用途非常廣,炸魚、炸排骨或是炸肉丸子,只要淋上糖醋醬,再撒上一點蔥花,就是一道美味佳餚。

39.清蒸螃蟹沙蝦沾醬
材料 薑末1/2杯、醋3/4杯、糖1/2杯、水1/4杯、鹽少許
作法 把醋、糖、水和鹽一起煮開至糖完全融化,放入薑末繼續煮開後熄火,放涼後裝瓶冷藏,食用時取出即可。
加一點鹽的用意在於將糖和白醋的味道提出來,讓沾料嚐起來更有甘味,所以鹽只能用少許(須少於1/4小匙),不可以太多。可作為清蒸海鮮如螃蟹、魚或水煮蝦沾醬

40.桂花醬
材料 桂花1大匙、蜂蜜1/2杯、冰糖1/4杯、水1又1/2杯、桂花香料少許 肉桂粉少許、鹽少許
作法 將所有材料一起煮沸後改小火慢煮至濃稠為止即可使用。
可做蜂蜜蓮藕或蜜火腿沾醬、加入甜湯圓裡均

41.日式照燒醬(一)
材料 材料A: 醬油1/2大匙、蠔油1大匙、糖1又1/2大匙、香油1/3大匙、水1又1/2杯 材料B:太白粉1大匙、水1大匙、黑胡椒粉少許、鹽少許
作法 將1又1/2杯的水煮沸後加入材料A拌勻,再加入材料B芶芡至濃稠即可熄火使用。
烤肉時生肉醃醬或烤熟後的沾醬也可以

42.日式照燒醬(二)
材料:黃砂糖500公克 麥芽糖500公克 醬油500c.c. 水1000c.c. 米酒100c.c. 味霖100c.c. 去皮柳丁2顆 蘋果2顆 柴魚片0.5公斤 蔥5根 薑1根 蒜10粒
做法:醬油和水煮開+入砂糖煮勻,然後將剩下的材料全丟下去煮個半小時,後用濾網過濾,假如冷卻後稀稀的可以再加點麥芽糖續煮即可。
※ 過濾剩下的柴魚片還蠻不錯吃的哦!

43.桑椹醋醬
材料 桑椹果醬2大匙、白醋3大匙、果糖1/2大匙
作法 與所有材料拌勻即可使用。
作為生菜沙拉或汆燙海鮮沾醬均可

44.炸花枝沾醬
材料 烏醋1大匙、蔥末1大匙、蒜末1大匙、辣椒末少許、薑末1小匙 香菜末1小匙、糖1小匙、蕃茄醬1大匙、香油少許
作法 把所有材料混合調勻即可。
可作為油炸海鮮或蔬菜沾醬

45.蠔油乾麵醬
材料 豬油或清香油1小匙、烏醋1小匙、醬油1小匙、味精少許 香油少許、蔥花1大匙
作法 先將麵條煮熟,將所有調味料攪拌均勻,倒入煮好的麵條中,拌勻即可;若是用油麵,可撒些油蔥酥,增加油麵滑潤的口感。口味比較重的話,可以再加上1/2小匙的甜辣醬,味道更好。
用於拌乾麵或水煮青菜。

46.叉燒烤肉醬
材料 醬油1/2碗、糖(或蜂蜜)1/2碗、香油1小匙、蠔油1/2小匙、米酒3大匙 水1/2杯、五香粉1大匙、蒜末1大匙、紅色素少許(可以不加) 蔥2~3支、薑數片(拍扁)
作法 將所有的材料混合拌勻就是叉燒烤肉醬。
可以當做烤肉醬,也可以當做一般醬料沾著吃或炒青菜用

47.南洋風味烤肉醬
材料 咖哩粉1/2大匙、花生粉1大匙、沙茶醬1大匙、茴香粉1/2小匙 糖1/2大匙、醬油1/2大匙
作法 將所有材料混和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48.羊肉爐沾醬
材料 麻油豆腐乳1塊、糖2小匙、岡山辣椒醬1/2小匙、豆腐乳汁液1小匙 蔥末1小匙、香菜末1小匙
作法 將麻油豆腐乳1塊放入小碗中,倒入糖、岡山辣椒醬和1小匙的麻油豆腐乳汁液(豆腐乳汁液指的就是裝豆腐瓶子裡的汁液),用湯匙調勻,上桌前再撒上1小匙的蔥末和1小匙的香菜末。
除了作羊肉爐沾醬,也可當作烤肉醬或下水湯的沾醬食用

49.泰式酸醋醬
材料 白醋3大匙、辣椒1/2大匙、蔥末適量、洋蔥適量、香菜適量 蒜末適量、糖1/2大匙
作法 1. 將菜洗淨切成細末或丁均可。 2. 再將白醋與糖拌勻,即可加入切好的其他材料,綜合調勻後即可使用
可用於燙花枝或肉片沾醬、煮魚、炒青菜,或是火鍋湯底(量要加倍)。

50.貝類海鮮沾醬
材料 醬油膏1大匙、蕃茄醬2大匙、烏醋1大匙、糖1小匙、甜辣醬1大匙 薑末1小匙、蒜末1小匙、香油少許
作法 所有材料調開拌勻即可。 紅燒醬
材料 醬油1又1/2大匙、黑醋1大匙、水3大匙、糖1/2大匙、香油1/3大匙 蔥末2大匙、薑末1大匙、米酒1/3大匙
作法 將所有材料混合調勻即可使用。

51.紅油抄手醬
材料 醬油1大匙、紅油1大匙、柴魚味精或味精1/2小匙、香油少許 花椒粉少許、蔥末1小匙、蒜末1/2小匙、香菜末1小匙 豆芽菜1把(以手掌抓一把為準)
作法 先在碗裡放入醬油、花椒粉、蒜末和柴魚味精,輕輕調勻。接著將用水煮熟的餛飩放入碗中,再撒上蔥末、香菜末和微燙過的豆芽菜,吃之前淋上紅油和香油,就是香噴噴的紅油抄手啦!
用於水煮乾餛飩拌醬,或乾麵、乾板條拌醬。

52.四川涼麵醬
材料 芝麻醬1/2大匙、黑醋2大匙、辣油1大匙、香油1/2大匙、蒜泥1/2大匙 米酒1/3大匙、冷開水1大匙、花生粉1/2大匙、白醋1大匙、糖1/2大匙
作法 1. 蒜泥與水先拌均勻。再把芝麻醬加入黑酢、冷開水拌開。 2. 再將所有材料調勻,再視個人喜好,加點黃瓜絲及紅蘿蔔絲均可

53.肉圓、碗粿沾醬
材料 醬油膏2大匙、糖1大匙、水1大匙、蒜泥1大匙
作法 將醬油膏、糖和水攪拌均勻後,再加入蒜泥輕輕攪拌即可。
可作為肉圓、碗粿沾醬,或是燙肉片沾醬。

54.京醬牛肉炒醬
材料 醬油1大匙、醬油膏1大匙、糖1/2大匙、香油1/2大匙、胡椒粉1小匙 太白粉少許
作法 將所有材料一起混合攪拌均勻即成,可多做一些放入冷藏庫備用。生肉醃醬或肉類炒、燴醬均可

55.紅酒磨菇醬
材料 半磅新鮮白磨菇切片、一瓣大蒜切碎、2湯匙細切的洋蔥 1湯匙半蕃茄糊 、2湯匙奶油、1湯匙麵粉、1/2杯的牛肉高湯 1/4杯無甜味紅酒、1/4茶匙鹽、少許白胡椒粉
作法 1. 在鍋中先加熱奶油,再加入磨菇片、蒜泥和洋蔥碎,用中大火炒至磨菇變軟且有香味時,加入麵粉和蕃茄糊拌炒均勻。 2. 接著在鍋中加入紅酒、牛高湯,經常攪拌煮至沸騰後減小至中火,不加蓋再煮一分鐘即可,起鍋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趁熱淋在準備好的肉排上

56.韓式燒烤醃肉汁
材料 1/2杯醬油、3/4杯黃砂糖、1/4杯白醋、1/4杯水 2湯匙麻油、1/2湯匙薑末、1/2湯匙蒜末、1/2湯匙蔥花 1茶匙紅辣椒碎
作法 把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即可。
註:可以準備一個乾淨的有蓋玻璃瓶,把全部材料放入搖晃均勻,需要用多少量就直接倒出,剩餘的調味汁就可以蓋緊密封冷藏,數天內儘快用完。安琪拉常用這個醃肉汁,將牛小排醃四小時以上,再用煎或燒烤的方式,把牛小排烹調至喜好的熟度,最後再灑上炒香的白芝麻粒和蔥花即可。另外安琪拉覺得用這個混合的調味汁來涼拌也很不錯,但如果要生食就請注意衛生哦!因為這個醃肉汁中加了較多的糖,所以煎的時候請注意火候,太大火很容易就會焦黑一片哦

57. 青醬
材料:九層塔100公克 大蒜50公克 起司粉30公克 鯷魚50公克 烤過的松子80公克 鹽巴少許 橄欖油150c.c.
作法 將以上的材料全部倒入果汁機中打碎,自己調合適的味道。

豆渣做素鬆

[隨興隨意的堅果海苔素鬆]-省錢、健康、天然美味

能天天喝到自己打的香濃豆漿,最幸福啦~可是這樣一來一定會累積
可觀的豆渣量,倒掉又很可惜,怎麼辦呢?

小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到贈送的愛心豆渣唷,吃了好幾天的豆渣餅後,聽說豆渣也可以素鬆!?自己做的就不用擔心過多的油脂、味精跟添加物了.越想越心動,索性就開始動手囉~
(小編走隨性路線 材料的量都是看自己開心調整加減滴)

材料有-
A料:1.豆渣(主角)2.甜味醬油
B料:1.富香氣之堅果(如花生、核桃、腰果)2.芝麻
選配:1.植物油(可不加)2.海苔(建議要加)

Step1:檢查你的豆渣~觀察水分和新鮮度(夏天快到了,千萬別跟腸胃開玩笑)

Step2:泥、球狀的豆渣請放進豆漿布裡面,努力擠乾,讓豆渣呈現帥到會掉小渣渣的狀態(越乾等下炒的時間越短好)

Step3:烤箱鋪上料理紙,放入堅果、芝麻烘烤,觀察芝麻有點變黃、烤出香氣就好哩(可乾炒)

Step4:壓碎堅果後與芝麻混合為B料,海苔剪成絲備用

Step5:混合A料豆渣和甜味醬油,也可用醬油加糖替代
(鹹度宜比剛好稍淡一點,越炒水分越少會越鹹)

Step6:把豆渣放入不沾的鍋子,不加油、小火拌炒

Step7:豆渣餅會越炒越鬆,要加植物油的捧游,請在此的階段加油唷~一般市售的素鬆也會加很多的油提升口感(沒那麼乾).依個人喜好.小編怕增加太多熱量沒有加囉~

Step8:持續翻炒約30-40分鐘,炒至深黃褐色後在鍋上放
(避免海苔、堅果因散熱時的水氣而軟化.所以要放涼)

Step9:素鬆完全冷卻後,再拌入B料、海苔.

一道老少咸宜、天然美味的素鬆就完成哩
記得把成品裝在真空袋或保鮮盒裡面唷
要吃的時後再取需要的量.
配稀飯、夾手捲... 真是太好吃了呀~>U<~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故事]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

吉莉安才八歲,前途已經出現危機。她的功課一蹋糊塗,
起碼在老師的眼中是如此。她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影響課堂的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噪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老師得被迫暫停教課,把吉莉安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卻又開始干擾身邊的小朋友。吉莉安自己倒是一點都不在意,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學校認為吉莉安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比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當時還是一九三零年代,如果是現在,吉莉安可能會被判斷有過動症(ADHD),讓她服用利他能(Ritalin)或其他治療過動症的藥物。不過在當時,尚未得知過動症是一種疾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式,患者也不知道可以用藥物協助治療。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學校信函,擔憂之際也立即採取行動。媽媽幫吉莉安穿上漂亮的衣服和鞋子,綁個馬尾辮子,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她去讓心理醫生診斷。
     
      吉莉安告訴我,記憶中,她被帶進一個橡木牆板的大房間,書架上排著皮革裝訂的書,站在大書桌旁是一個身穿呢外套、相貌莊嚴的男子。她把吉莉安帶到房間另一端,請她坐在寬大的皮沙發上。吉莉安雙腳幾乎懸空,周遭環境讓她有些害怕。她擔心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把雙手壓在身下坐著,免得自己亂動。
      心理醫師走回書桌,大約花了二十分鐘詢問媽媽,了解吉莉安在學校的問題,以及學校認為她造成哪些困擾。醫生並非對著吉莉安發問,但一直都注意看著吉莉安,因此讓她感到極度不安與困惑。即便當時年紀小,吉莉安也了解這個人對她的生命有重大的影響力。吉莉安知道"特殊教育"是什麼意思,她可不想沾上任何一點邊,而且她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其他人似乎都認為她不對勁,聽著媽媽回答問題的方式,大概連媽媽也這麼想吧!
      或許我真的有問題......吉莉安這樣想著。
      當醫生和媽媽終於談完,醫生從書桌邊起身,走向沙發,坐到小女孩身邊。
      他說:"吉莉安,你剛才都很乖,謝謝你。不過你還得再乖乖待一會兒,現在我要和你媽媽單獨講話,我們要出去幾分鐘,別擔心,我們很外就回來。"
      吉莉安有些惶惑地點點頭,兩個大人便讓她獨自坐在那兒。醫生走出房間的時候,傾身把書桌後面的收音機打開。
      他們一走到外面的走廊,醫生就對吉莉安的媽媽說:"請在這裡站一會兒,觀察她做些什麼。"那兒有扇窗可以看進房間,但吉莉安看不到他們這邊。幾乎就在同時,吉莉安已經起身,隨著音樂在房間四處遊走。兩個大人靜靜站著觀察了幾分鐘,小女孩的優雅身段讓她們屏氣凝神。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吉莉安的動作有某種渾然天成、甚至可說是原始的成分,而她臉上那種純然愉悅的神情也再明顯不過。
       最後,醫生轉頭對媽媽說:"妳知道了吧?林恩太太,吉莉安沒有病,她只是有跳舞的天份,帶她去上舞蹈課吧!"
       我問吉莉安後來的發展如何。她說媽媽完全按照醫師的建議去做了,她告訴我:"我無法形容那有多棒,我走進那間教室,裡面滿滿都是跟我一樣的人,坐不住、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
       她開始每周上舞蹈課,每天在家裡練舞。後來,到倫敦的皇家芭蕾舞學校考試,獲得入學許可。接著進入皇家芭蕾舞團,晉身為獨舞者,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這個階段的生涯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成立自己的音樂劇場,製作一系列成功的表演,在倫敦與紐約上演。最後,她結識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並和他合力創造了幾齣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包括"貓"和"歌劇魅影"。
       前途曾經充滿危機的小女孩吉莉安,最後成為享譽全球的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她是極富盛名的當代編舞家,曾為無數人帶來歡樂,也為自己累積了財富。這都是因為某個人看進了她的心靈深處,某個人曾經見過跟她一樣的孩子,並且懂得解讀其中的意義。如果換成其他人,或許會讓她吃藥,要求她不要亂動。但吉莉安根本不是問題兒童,也不需要轉到特殊教育學校。
      她只是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
 
 
節錄自<讓天賦自由>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人智學社群結構的三面向

人智學社群結構的三面向
Three Folds of a Community of Anthroposophy

時間:2006/11/18

地點: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

主講:山田智子

翻譯:張秋香

筆記:潘偉華



  史坦納博士(1861 1925)將自己的思想稱為人智學,期望用之於教育、醫學、農業、建築等人類生活所有的領域。1118日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邀請日籍教師智子講述” 人智學社群結構的三面向”。這個概念是史坦納博士在”未來的社會”一書中所說,社會中的任何一個由人組織成的群體(我們稱之為社群),都有三個面向,三者達到平衡的狀態,才會是一個健康的社群。聽罷之後,有很多的學習,因此將我聽到的、悟到的紀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人智學教育很重視語言的力量、以及專注的態度,活動或上課要開始時,總是用歌唱、詩詞或手指歌謠帶領大家進入。智子帶大家唸一首詩,我也嘗試著翻譯如後:



Brave and true will I be
Each good deed sets me free
Each kind word makes me strong
I will fight for the right
I will conquer the wrong

我願勇敢又真誠
良善的行為釋放我自由
仁慈的話語增加我力量
對的事我奮力維護
不對的事我挺身而出


 

  唸了幾次,每個人都安靜了下來,智子開始進入主題。



 社群結構的三面向

  人智學的社群結構包含三個面向:
一、 文化與精神 其中的精髓是自由;
例如學校、報社、NGO等是追求文化與精神層面的社群,要容許發揮自由的精神。

二、 商業與經濟 其中的精髓是博愛、友愛;
例如商店等,其目的是營利,但是要講求博愛,童叟無欺。

三、 法律與政治 其中的精髓是平等;
  例如政府存在的目的是制訂與執行法令,不但在政府裡工作所有的人是平等的,面對法令的人民,也是人人平等。

  現在我們的社會裡,報社有特定的意識形態、食品添加物被濫用、議員去包工程等等現象,顯示出各個社群,分寸拿捏不清又彼此干預牽絆。


 


  三個面向各自分立

  每一個社群,因為存在的本質不同,應被彰顯的面向亦各不同。以學校為例,發揮的是文化與精神面。應有教學的自由,也應引導孩子邁向自由。然而,目前的學校常常受到行政上的干預,要配合政令宣導、要被迫開放校園建地下停車場等。學校本身也常以管理方便為原則,並不去真正的了解孩子、問孩子的內在潛能是什麼。再者,教育不應是商業導向,但是放眼眾多的教育相關機構,扛著XXX教學法,誇大宣傳,目的是為了收取高學費。學校又往往為了省時省力,讓商人的教案、教具、參考書、測驗卷入侵校園。因此,學校應回到教育的本質,容有自由的精神;政治與商業團體也謹守分際,不要越過界線。

  然而,任何一個社群本身又都兼具上述的三面向。學校也要顧及財務與行政二個面向。每個面向如何分立而不相互干預、如何互動又能彼此尊重,有賴於社群裡的每個人,清楚的認知並謹守分際。智子以她在日本服務的幼稚園為例(圖一):老師負責文化的面向,亦即教學,每天唱什麼歌、玩什麼遊戲、慶祝什麼節日,由老師決定;家長負責商業的面向,亦即籌備辦學資金,家長舉辦許多活動募集資金,例如號召家長預繳學費、捐款、義賣等,但是不干預教學;行政人員負責法律的面向,亦即對內的規則、對外的文書、宣傳等。三個面向分別作業,但是各有代表,透過會議,互相分享、報告與溝通。



  平等、博愛的社會

  智子說:在日本的人智學學校,只有老師,沒有校長、園長;學校由家長共同集資,也沒有所謂的老闆;對待孩子不因他出自有錢或沒錢的家庭而有所不同,大家一樣平等。

  最顛覆我思想的是,老師不因為資歷深、能力好,就有較高的所得。所得是考量學校的收支狀況與個人的生活需求而個別討論出來的。智子因為先生有工作收入,願意只領二分之一的所得,而且不稱為薪水,稱為”Gift money”,是禮物。

  幫忙翻譯的秋香老師也說,她在英國服務的老人院,若有位醫師只有一名小孩,另一名清潔工有五名小孩,因為有五名小孩要撫養,清潔工所得會高於醫師。醫師看診結束,也會到廚房幫忙,田間種菜。所以在人智學的社群裡,能者本應多勞,人人依自身的能力貢獻,為創造真正自由、博愛、平等的社會而努力。



  三面向平衡的社會

  圖二圖示以文化精神為重的學校,教師們努力撐起一個碗,碗裡是豐富孩子精神生活的教育。教師們越努力、越了解人智學教育,碗就變得越厚實。此外,商業與法律的二股力量,必須足夠強壯,也必須平衡,不軟弱也不頃斜,才能支撐的住碗裡的教育。圖三是以商業為重的社群;圖四是以法律為重的社群。



  當衝突發生的時候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高我(higher ego)與低我(lower ego),高我知道怎麼做最好,帶著理想;低我想省點麻煩,比較自私。例如:幼稚園老師在準備故事時,高我想要第二天給孩子一個完美的故事,情節複雜、角色很多、長長的故事;但是低我說,家事還沒做完,好累、好愛睏,故事越簡單、越短越好。

  高我、低我總是在掙扎,通常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有時的確需要高我幫忙,才能向上提升,但是不要想完全的消滅低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看見內在的高我,顧及到低我才可行、才持久。

  在社群內亦然,不同的聲音,反映出每一個人的內在。當衝突發生時,不要責備別人沒有把事情做到完美。每一個人最好先往內觀察自己,誠實的分辨是高我,還是低我在作祟。要平衡高我與低我,讓一個健康的我長出來。



  結語

  史坦納提出社群結構的三面向,是讓每一個人在群體中發揮最大的美德,貢獻他的力量;是為了我們孩子所要面對的未來,建構一個自由、博愛、平等的社會。智子說(請想像她帶著日本口音):現在的社會不是這樣子的,還要很久,才會達到那樣的境界。但是就像蓋房子一樣,總要有人開始,把地面上的石頭拿開。


------
註:作者與社員等人於今年六月成立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致力於推動人智學教育,正在協助台北市伊帝馬托兒所轉型為人智學幼兒學校。

(潘偉華 95.11.20)
http://sunseedtaipei.myweb.hinet.net/class/lecture061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