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如何處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問題 孫淑瑛

一、如何處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問題  孫淑瑛
二、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 華德福講座筆記


如何處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問題  孫淑瑛

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非常誠實而自然,不會隱藏和壓抑,直到大人鼓勵他們這樣做。不過,孩子雖然很自然地表達情緒,但並不表示他們可以用平衡的方式體驗 情緒。大家都知道孩子會被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或悲傷)控制,無法停止。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們會淹沒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失去平衡,也就是失去中心。

孩子會產生這種無邊際的情緒,原因之ㄧ是他們剛剛從某個沒有任何界線的世界離開。在天國或星光界中,沒有物質世界裡的肉體約束和限制,而孩子的情緒通常是 不理解這個物質實相所出現的反應。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緒處理」方面需要幫助與支援。這是在地球上進行「平衡轉世」的一部份過程。

情緒不應該被評斷和壓抑,它們是身為人的重要部分,所以必須被尊重、被接受。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看成需要關注、尊重和指引的孩子。

情緒最好被看成一股向你祈求療癒的能量。所以,不被情緒完全席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你們不該壓抑情緒,但也不應被情緒淹沒,完全認同情緒時,內在小孩就變成將你們引入歧途的暴君。

對於某個情緒,你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是,就是允許它進入,去感覺它的各個面向,卻不能失去意識。例如憤怒,你們可以邀請它全然的存在,在身體幾個部位體驗 它,但同時又站在中立的角度觀察。這樣的意識就是療癒,此刻,你們以理解擁抱自己的情緒(情緒基本上就是一種不理解)。

我用一個例子解釋一下。你的孩子膝蓋撞到桌子,覺得很痛、很懊惱,邊尖叫邊踢桌子,因為他對桌子很生氣,認為是桌子造成他的痛苦。

此時的情緒引導就是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定義他的經驗:「你現在很生氣,是嗎?你現在很痛苦,是嗎?」定義是很關鍵的,這樣一來,你們就將問題的根源從桌子轉到孩子自己身上。「不是桌子,而是你覺得痛,是你自己在生氣。是的,我了解你這種情緒。」

父母用理解和愛擁抱孩子的情緒,而當孩子感受到理解與認可,他的憤怒就逐漸消失了。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在,但是對疼痛的抗拒,也就是憤怒,這時就被消除 了。孩子在你們眼中讀到了慈悲和理解,這可以放鬆並撫慰他的情緒,而那張桌子,也就是引發情緒的原因,就不再重要了。

在以理解和慈悲擁抱某個情緒時,你們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在,教會了孩子為情緒負責。你們讓他知道,他對外在刺激(也就是觸發情緒的事物)的反應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所選擇的:「你可以選擇不理解或理解,也可以選擇反抗或接受,總之你是可以選擇的。」

在今天讀書會中談到情緒的部份.我把書中談到孩子情緒的部份節錄出來.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閱讀方智出版社 靈性煉金術這本書


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 華德福講座筆記
主講:蕭志暉老師(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負責人)
主辦:板橋華德福聚會 
筆記:Coni Kim

  今天的主題是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記得上次有一位爸爸來參加,但這次沒有看到有爸爸來;其實在幼兒的教育上,媽媽固然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爸爸其實也很重要,如果爸爸的理念可以配合,那就會事半功倍,相反的,若沒有爸爸的支持,媽媽一定會很辛苦。



先讓大家提問題,自己的孩子有哪些情緒問題讓你困擾的?

一、孩子三歲,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行為模式進行,如果有一個程式沒有照著做,就會拗脾氣,要求一定要再做一次才肯罷休。


二、兩歲九個月,幫玩偶取名字,結果媽媽聽到名字笑出來,就不開心一直哭。

三、三歲半,喜歡唱反調,所以媽媽的方法就是講反話讓她去做,但久了變成孩子都知道媽媽會講反話,就等媽媽講反話了才要做,甚至有時會識破不做。

四、快三歲,一定要陪著她重覆玩某些遊戲,而且玩的時間會很久,如果不陪她玩到她覺得可以了,就根本都不能離開去做事。

五、一歲半,拗脾氣時會躺在地上說『我不要!』,而且會打媽媽。

  孩子有起床氣,睡覺會鬧很久才睡,媽媽都陪睡的請舉手。好像現場大部分都有這樣的情況,但沒辦法,這是我們的東方文化,習慣媽媽都會陪著孩子,普遍造成孩子都太依賴媽媽。這我們後面再來講。

  剛剛有媽媽提到的,一定要固定的生活模式、遊戲,只要一個細節不同就無法接受,還有另一個被笑會很難過的孩子,這都是屬於比較敏感的孩子。幼兒有對內在的敏感跟對外在的敏感,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透過身體在感覺外界的。

   一定要固定的生活模式、遊戲的,是屬於對內在比較敏感的孩子,不那麼警覺外在的環境,要特別提醒的是,這種固定模式時期一定要陪他渡過去,如果沒有跨過 去,有機率可能會變自閉,國外有這樣的研究結果,只是順帶一提。對別人的感覺非常敏感的,就是對外在比較敏感的孩子,其實孩子應該是要由內往外發展的,像 這樣對外在比較敏感的,以後長大比較可能會有深層的情緒問題,需要注意。對於這樣比較敏感的孩子,重覆及規律的生活,可以提供其安全感,不要有過度的、太大的轉變,這樣他們的情緒也會比較穩定的發展。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孩子哭這件事,然後因為擔心、害怕孩子哭,很多事就輕易的跟孩子妥協。哭只是一種表像,那其實是一種往內的力量,感覺不舒服 或是孤獨的時候會哭;相反的,笑是往外的力量,是敞開心接受外在的。只是大人會知道克制,哭及笑都有程度,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不要再繼續哭或笑了,但是小孩子還不知道控制,所以可能會哭到無法停止,而且有可能越哭越傷心,所以我們應該要去幫助孩子轉移情緒。小朋友都是處於現在式(孩子們活在當下,而我們大人呢常常活在記憶當中),如果是暫時性的情緒,那很容易轉移,但如果轉移不了,那就要去瞭解到孩子情緒的本質,找出原因才能很好的處理。

   生活規律是為了要提供孩子安全感,如此身體才會強壯。通常會看到,敏感的孩子都比較瘦弱。幼兒期是身體進入人世後,發展的基礎,非常的重要。媽媽的身體 也要強壯,才能夠照顧好孩子,否則有時候孩子生病,熬夜照顧,媽媽如果不夠強壯就先垮了,根本不用談照顧了。不過有些媽媽真的比較強壯,是因為幼兒期就奠 定了好的基礎。人剛出生時,身體是媽媽給的,透過臍帶,由血液提供養份給孩子,滋養他的身體,就像打點滴一樣,直接將養份注入到身體裡。而早產兒,因為身 體還不夠完整,所以比較虛弱。

   上次的講座中有提到,規律的生活節奏指的是程式而不是按本操課,因為我們的孩子還沒有時間概念,只能按照規律的生活節奏,他們不像大人,大人是有彈性 的,如果今天要出門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我們會判斷選擇跳過一些事情然後趕快出門,但是孩子沒有彈性,所以不能跳過任一個步驟。

  起床氣,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有,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睡眠不足,身體根本還沒有準備好要起床。要注意的是,我們睡眠時是在建構、修復身體,因為醒覺的時候,我們活動,能量就會轉移到身體的各個地方,所以沒辦法做建構、修復的動作。等一下會針對睡眠這個部份來仔細說明。

  有很多孩子都很瘦小,主要就是睡眠不足,但營養當然也是原因之一,尤其是現在有很多外食族,營養攝取都是不平衡的。而遊戲跟吃飯絕對不能混在一起,吃飯時就好好的吃,遊戲時就專心的遊戲。現在很多父母都很寵孩子,理由是希望孩子可以一直很快樂,所以他們要怎樣就讓他們去,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不可能永遠一直快樂,因為有快樂就會有悲傷,這是必然的。而且我們人,有時候如果某種情緒衝過頭,過一陣子就有相反的情緒會返回來。

   要掌握慢慢的、平緩的節奏,起床及入睡都是。早上讓孩子慢慢的醒覺過來,有足夠的時間讓身體準備好;而睡覺前的活動安排,不能還讓孩子太興奮。那白天的 活動量要夠,夠累了自然就會睡的沉。晚上的睡眠品質比白天的午睡重要,就像銀行一樣,晚上我們的身體是在存錢,白天是在花錢。白天的活動也是要小小的充電 一下,就是午休時間,因為如果體力都耗光了,身體覺得不舒服,情緒自然也會下降。有些人會問,到底需不需要午睡,其實要視小孩的狀況而定,不過午睡一到兩 個小時是OK的,不要睡太久不然晚上就會睡不著。

  晚餐吃清淡一點,蛋白質要少,基本上肉類的東西,盡量在下午三點前吃,過了這時間就不要吃了,因為我們肝的運作時間,是從半夜三點到隔天下午三點,剛好十二個鐘頭。

  睡覺睡的好,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時辰,因為晚上的十二點到一點,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子時,這段時間是身體修復機能最好的時候,用這段最好修復的時間休息,效率才高,身體機能才會好。這段時間有充分的休息,到了半夜三點的時候,肝的功能才有辦法正常的啟動。

  有媽媽說,孩子以前給奶媽帶的時候都會午睡,可是現在自己帶就都不睡。那是媽媽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不會知道這些,是不是媽媽自己不夠堅持,沒有照時辰節奏走,孩子不睡就跟孩子妥協。

  孩子若身體好,就會比較好帶。情緒很大部份受控在他的身體。現在這個階段,你跟孩子說教太多,孩子根本聽不懂,但他們會接收到父母的情緒,像焦慮、緊張、生氣等。

  拗脾氣還有一個原因是能量快速下降。不要說孩子了,大人也是一樣,如果已經很累了,孩子還一直哭、鬧,那我們脾氣就來了,就會覺得『我已經很累了,你還哭!』,所以孩子也一樣,真的很累了,就不舒服,情緒當然就差了。

   我們要照著地球運行的時辰節奏,那麼早上起床就是在太陽升起的時間,大概是六點到八點,慢慢的讓孩子清醒。所以孩子晚上睡覺的時間,最好就是在晚上八點 到隔天早上六點,剛好十個小時,而午睡可以兩個小時,總共就是十二個小時。但這當然也是要視孩子的狀況而定,有些孩子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但要注意的是, 要晚上加長,而不是白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晚上的睡眠,午睡只是讓孩子稍微休息一下,讓能量不要掉的太快。

   有媽媽提到,通常會響在晚餐的時間,讓全家人能聚一下,但是爸爸回來的時間都是差不多七點多,這樣根本沒辦法讓孩子那麼早就睡。可是整體看起來,應該是 孩子的規律要優先於跟爸爸的相處,而且如果要相處,假日就可以陪孩子了,這時候爸爸的工作就出來了。(有另一位媽媽建議:可以改成早餐的時間聚。晚上大家 都早點睡,就可以早點起床,在早餐的時候全家聚一聚)

   我們寧願早點睡,早點起來,正常來說大人可以的話,能在晚上十點睡是最好的。到了晚上其實累了,要也只能做些不需要用腦的工作,根本沒辦法做什麼重要的 事,而且用應該休息的時間來用電腦,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因為肝的功能沒辦法在三點起來工作,毒素都無法代謝,久了身體就會中毒。人在二十五歲以後,修復機 能又會下降,更是需要早點睡。

  照顧幼兒的媽媽,十點睡是最好的,最晚也一定要在十二點前就要睡。但有些媽媽會覺得,需要有時間能做自己的事情,這很正常也是需要的,因為有時候媽媽對家庭、孩子的奉獻透支了,都沒有自己的時間,情緒就會不容易控制,也會造成孩子的情緒不穩定。那孩子如果早點睡,媽媽就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了,若孩子八點就睡,那到十點也還有兩個小時可以用。規律的生活可以改善孩子70~80%的情緒問題。

   再談到飲食的部份,太多的糖,會讓人躁動、過度刺激神經、刺激思考,這對孩子是不好的,因為我們還不需要孩子動腦,孩子的腦袋跟我們的不一樣,所以我們 不該給太多零食,如果真的要,也要等國小以後才讓孩子吃零食。可以用其他的食物替代,像水果就OK,因為果糖比較不甜,其實很適合拿來代替零食。糖果對孩 子來說,是會有上癮症狀的,很像吸毒一樣,會一直討。父母自己不給之外,也要拒絕其他人的好意,像阿公、阿嬤,都會想拿糖果逗孩子開心,父母就要委婉的拒 絕。

   外食的人要注意加糖的問題。因為外面烹調加的一定都是比較不好的糖。還有含反式脂肪酸及去菁化的食物,都盡量不要吃。應該給孩子的是一些較粗纖維的食 物,這些有機食物會鍛鍊他們的咀嚼能力與消化系統。果汁與水果,寧願給孩子吃水果。另外像蜂蜜,因為已經分解過了的食物,根本不需要消化,那是適合老人的 食物,因為老人消化系統下降,蜂蜜非常好吸收。但對孩子來說,除非生病,不然平常盡量不給。因為孩子的消化系統正在發展,要吃較粗的食物,蜂蜜太好吸收 了,沒有機會訓練他們的消化系統,讓消化系統工作,這樣以後長大了,就會容易過敏、生病(有報告顯示蜂蜜會促使孩子早熟)。

  母乳是 過渡期的食物,因為那是藉由媽媽的消化系統,吸收並分泌出的食物,溫和而且又有抗體,是孩子一出生,消化系統還不是非常完整,這個過渡期的食物。到了半歲 開始,適量的食物就要慢慢進來了;一歲以後,其實母乳變成是情緒依賴的來源,就像安撫奶嘴一樣。但孩子自我內在對應外在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情緒也需要 學習。如果過度依賴,就沒機會學習,等於剝奪了孩子這方面學習的機會。通常,在母系社會的原始部落或是大家族裡,餵乳的時間會加長,因為要加強孩子與母親 之間的關係更緊密。但其實這對孩子發展獨立是阻礙。

   所以,如何有好的情緒,其實回過頭,就是規律的生活與營養,要建構強健的身體,讓孩子有安全感,才是最根本的。孩子的依賴,像有些孩子很大了還需要奶 嘴、吸手指頭,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另外,如果孩子晚上睡覺會磨牙,那可能是消化系統有問題,可能有長蟲,因為這些蟲都是半夜活動,孩子睡覺時不 舒服,睡的不安穩,就會磨牙。 接下來請大家提問題。
:我教的小學低年級班上,有學生還會吸手指頭,通常是在緊張時,像考試前才會。

:現在越來越多孩子這樣,通常是比較敏感的孩子,這些孩子,自己的內在無法去轉化情緒,沒有自己面對外在的能量,只好藉由吸手指來化解這樣的情緒。要解決必須要找出真正造成情緒的原因,而非解決表徵。



:活動力消耗的部份,是在家裡就好,還是一定要帶出去公園或是哪裡呢?

: 要看在家裡,能允許孩子玩到什麼程度。有些華德福幼兒園,是可以讓孩子把桌椅搬過來、翻過去,還跳上跳下,在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們自由的玩,孩子是本能的需 要去做這些事情,這樣搬來搬去、翻來翻去,跳上去還要保持平衡,如果玩到這樣是很耗體力的,如果在家可以這樣,那當然也不一定要出去。不過對孩子而言,出 去玩是他們的工作時間,但最好是在上午,要在能量最強的時段,如果是在能量下降的時段活動,就會有斷電狀態,常會看到很多孩子出去玩,玩到精疲力盡一上車 就睡著了,那就是斷電了。孩子活動的需求要充分滿足,但情緒的部分不要讓他們太興奮,否則晚上會睡不好,容易做惡夢。


:兩個孩子,大的三歲半,小的十個多月,會爭寵。

:年紀近的孩子,難免會有這種情形,再加上現在的母親比較有時間陪著孩子,當然爭寵就會比較明顯,像以前的母親就沒那麼多時間陪孩子玩,孩子自己就會一起玩。

   這裡要特別提到,媽媽的責任不是陪孩子玩,這樣會變成孩子的玩伴跟服務他的僕人,是比孩子低等級受孩子控制的,媽媽應該要安排生活的時間步驟,態度也很 重要,要堅定,如果妳的主控權交出去,孩子就變成主人了。現在有很多機器很方便,像掃地機器人,對媽媽來說很方便,但其實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他們 看不到媽媽工作,只看到媽媽陪他玩。媽媽忙碌才是正確的,空閒的時間也可以打打毛線之類的,那也可以是工作。

   孩子在玩的時候媽媽不要介入太多,因為大人陪玩是在縮減孩子的創造力,像華德福的幼稚園,老師一定不會陪孩子玩,因為老師是一個大人的典範,會在旁邊打 毛線、切水果,該集合的時候就吹笛子、呼口號,孩子自然就會照著做,絕對不是去陪孩子玩。所以大家在家裡也要建立媽媽的典範,而不是變孩子的玩伴,陪孩子 不代表一定要跟他玩,大人是在旁陪伴、協助,而不是主動幹預。讓孩子自然主動的模仿,才會學習好的,因為他們會挑好的模仿,但若大人主動幹預,就有可能會 學到壞的。孩子會完全看到妳忙碌的做家事並模仿妳的樣子,妳如果介入過度,孩子就不會主動發展。就像畫畫,孩子畫的時候,大人一直在旁邊畫給他看,那孩子 就會把筆交給你畫,因為他們自己還做不好,就會挑給做的好的人做,所以大人要掌握慢慢後退的原則,適時的讓孩子自己發揮,我們只要確認有沒有給孩子好的榜 樣就好了。


:讓孩子分房睡要怎麼進行?

:還是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在大床旁邊加個小床,等孩子OK了,變成小床放在房間比較遠的位置,也OK了,就可以佈置一個小房間,然後慢慢跟孩子溝通,讓他可以接受進入自己的房間睡覺。當然偶爾還是允許他跑過來找你一起睡的,像做惡夢之類的。

        像國外很早就會讓孩子跟父母分房睡,通常1~2歲就會有自己的房間,開始自己睡,父母都是進去說故事、陪孩子一下,然後就會退出來,讓孩子自己睡。 我們要知道,其實孩子是會越陪越沒有安全感的,因為沒機會讓他長大,就像大人也一樣,如果太安逸了就會不想去改變。所以媽媽一直陪著,孩子當然也就不會長 大,就會延長幼兒期的狀態。所以我們要看有沒有幫助孩子逐步的成長。


:老二剛滿一歲,比較敏感,一放到娃娃車上,就會哭的非常嚴重,根本沒辦法去做事。

:做事的時候可以鋪一條布在旁邊,讓他在旁邊看著妳。可以先從比較不重要的事情開始訓練,像從打毛線的時候開始,讓他在旁邊,慢慢習慣變成只要看的到媽媽就OK。


:女兒快兩歲,在家就一直吵著要人抱,不知道到底是沒有安全感還是怎樣。

:越這樣抱,越不容易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反而很可能會養成依賴,安全感是內在的。媽媽越穩定,孩子也越有安全感。孩子無聊的時候就會要人抱,因為被抱著很舒服,可以試著給她工作,讓她幫忙。

總結

        前面有提到,規律的生活與營養,可以解決孩子80%的情緒問題,那剩下20%的情緒,是孩子學習外在的現象,要維持好的20%很難,是需要時間的,媽媽要學唱歌、吹笛子、做手工,培養美的鑑賞力,把家裡佈置的很漂亮等,是需要很多時間鍛鍊後才做的好的,所以我們要先顧好那80%,不要把重點都放在那20%,因為這樣是本末倒置。過度的要讓孩子有安全感,其實常常是媽媽自己沒有安全感。大人要慢慢的撤退,每年撤10~20%,孩子就會越來越長大。

網路回應一歲斷奶
嬰兒在剛出生的一個月裡,他的心理處於一個近似於子宮內的隔絕狀態,一個似睡狀態的幻想曲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半睡半醒之間,他們只擁有一些原始的反射 與環境之間搭起互動的通道。2-6個月,嬰兒在與母親的和諧互動中形成心理生理的平衡,母親足夠地存在,嬰兒可以將他的需要、願望和被餵食的饑餓感與母親 的出現連接起來,在與母親的這種共生階段,嬰兒的願望得到滿足,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歡樂;6個月起,嬰兒開始漸漸地與母親分離,他們被豎立著抱起來,開始有 一個好的視野看清出母親、探索母親身體的其他部位(如:抓母親的頭髮、耳朵和鼻子等),並開始從一件特別的客體的物品中得到更多的愉悅;搖擺學步以後,運 動功能會驅使他們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逐漸擴大駕禦自己的能力和技巧;2歲左右,孩子對於自己的脆弱和對母親的依賴又有了新的覺察,並喜歡向他感興 趣的客體移近,顯得即獨立又依賴;以後,嬰兒自體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了3歲,當孩子堅信:母親雖然有時不在,但愛一直都在時,標誌孩子的永久性客 體形成。

因此,嬰兒在他們最初成長的幾個月,除了喜歡把自己的拇指放入口中之外,他們還將其它東西如毯子、毛織品或手能拿到的東 西放入口中,還會作怪相或發出咿呀的聲音,這是嬰兒通過口腔認識非我的能力,將外部的客體加以界定和區分的過程。嬰兒抓住的物品很是具有象徵性,如毯 子象徵媽媽(及時給予孩子奶水、滿足孩子本能需要、讓孩子感到安全的乳房)。實際上,象徵性本身並不真實,但重要的是它在當時取代了乳房,所以,在這個階 段,孩子們都會有自己的鍾情之物,如小毯子、毛巾、被子、長毛絨玩具等,心理學家把這些柔軟滑潤的物品稱為過渡性客體。

嬰兒在和過渡性客體發展關係的時候,從幻想的全能到現實的控制(適當地獲得快樂和協調地生活),嬰兒逐步獲得能夠真正區別象徵的能力,而變得成熟起來;而在象徵還沒完全形成時,就需要過渡性客體的存在。

渡性客體幫孩子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建立一種安全感,它既代表著母親,也代表嬰兒自己;它既是白天和黑天的過渡,也是母親在與不在的過渡,還是嬰兒對母親的 外在與內在認識之間的過渡。其意義在於給予差別和相似性予以演變的空間,來幫助孩童搭建溝通內外世界的橋樑,是孩子從完全主觀到客觀認識發展的一次具有深 遠心理意義的旅行過程。

在溫暖和穩定的環境下,孩子的認知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並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當孩子積累了足夠的美好經驗,才能有能力整合那些與同一個人有關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感情。

這種永久性的客體是一種尋找並堅信可以找到消失的無生命物的能力,永久性客體的建立和個體性的發展貫穿整個人生的生命歷程中,在結婚、生小孩、換工作 搬家、生病、退休、喪失配偶或愛人、面對死亡等人生重要的轉捩點都會反復出現,每一次都要得到進一步地修正。

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過渡性客體存在的現象,只是不同的階段,過渡性客體的代表物不同而已。毯子、毛巾、長毛絨玩具多是很多嬰幼兒的過渡性客體,歌 曲、歌星、電影明星多成為青少年和部分成人的過渡性客體,從這個意義上,也許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這一波又一波時尚潮流。那時候到梨園聽戲,上電影院看電影, 現如今互聯網路、電子遊戲正成為人們的過渡客體。。。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文化或者說是文明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