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最近玩昆蟲,今天下午聽導師說,他們弄死了一隻毛毛蟲。我想起來了,我上樓前孩子告訴我有毛毛蟲死了,我說沒有這樣對毛毛蟲,他回我:那有毒捏!
甚至有孩子昨天對著全班說,他往鳥巢扔東西,把蛋打下來。昨天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加上也沒有親眼所見,因此只是煞有其事地說: "如果我是鳥媽媽,我會很難過。"
今天又私下再跟那孩子提了一下,他很驚訝我怎麼知道。我心中Os :你昨天大聲的跟全班說的時候,我就站在你前面。他說他亂說的。 (昏倒)當下大家談論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認為這件事是錯的,對鳥類沒有敬虔,甚至還討論蛋要帶回家煮來吃,還說之前有吃過 ... 。
跟依萍討論,她的方向很不一樣。她說她會先問孩子,在哪?先去看看那顆鳥蛋有沒有破,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斑點?如果沒有破,她會跟孩子們討論,接下來要怎麼照顧。是要放回樹上?或者是孵養它?它吃什麼?如果沒有能力孵的話,找專門孵蛋的專家幫忙?
孩子們近來模仿能力強,有孩子居領導地位,又是這樣對待昆蟲,其他孩子都在模仿學習,那我們又是怎麼反應的呢?是站在一個道德勸說者的立場在看這件事情嗎?
依萍是站在同理孩子的好奇上,也想辦法解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說,愛護動物是天生的嗎?哪個孩子小時候沒有抓過昆蟲,哪個小孩小時候沒有把鳥巢打下來過?回想我過去到底哪一段會對這些昆蟲們殘忍?喔,真的是有這麼一段殘忍的時節,但我又是怎麼轉變成現在愛護他們的樣態呢?看很多佛教的故事嗎?我也不是那麼確定,但我知道我已經快忘記我有這麼一段傷害昆蟲的年紀了。
是我不能原諒自己曾經是殘忍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