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香包製作


中國人佩帶香包,據考據可以追溯到《禮記》記載:「男女未冠笄,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即香包、又叫「香囊」、「香袋」、「香佩」。

香包,一般多採用芳香化濕、開竅避穢的中藥磨成粗粉,做為香包的內容物,常用的有藿香、艾葉、沈香、檀香、小茴香、丁香、木香、桂枝、川椒、菖蒲、薄荷、 冰片、雄黃、蒼朮、乳香…等藥物搭配組合。芳香的中藥使人神清氣爽、清心悅神、醒腦、增進記憶、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食慾,還有祛邪避穢、殺蟲滅菌防治傳染 的作用。


配方一

薄荷+菊花
艾草+菖蒲
藿香+佩蘭+白豆蔻
花椒+小茴香+丁香

室內放防蚊香包 
材料:香茅、大茴香、小茴香、橘子皮、七里香、薄荷、石菖蒲、艾草各9到18克、紗布包。  


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香藥常用的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 辛夷、細辛、丁香、甘松等,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有香味,並有除穢避邪之功。香囊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 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有長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上繡有花、草、蟲、鳥及羅漢錢等,款式極為精美,給節日平添了幾分情 趣。也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和預防瘟疫的功能(夏季是傳染病開始流行的時候),因此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配方二

蒼朮3錢、甘松香3錢、菖蒲3錢、蒿本3錢、桂枝2錢、高良薑2錢、冰片0.5克,磨成粗粉,用薄紗布包入2錢(約6克)藥粉

用漂亮的碎布縫成一個小吊袋,或虎形、或十二生肖造型,隨人喜好縫製,嬰幼兒只需取中藥荊芥一味1~2錢,剪碎後如前布包製成,用紅線繫掛在脖頸或腰帶上。這樣香包中的藥味散發出來可以達到清心醒腦,袪邪避穢的作用。

亦有相關報導,香包有預防感冒的免疫作用,可以提高鼻黏膜表面抗原的量達四倍,因此可以對抗疾病的作用。但要注意的香包中有部分中藥孕婦應避忌,所以孕婦一般禁止佩戴。


配方三

1、白芷 50
2、甘松 50
3、山柰 50
4、公丁香 50
5、檀香 100
6、陳皮 50
7、艾葉 100
8、石菖蒲 50
9、蒼术 50
10、冰片 10
11、肉桂 50
12、藿香 50


配方四

1、白芷 100
2、甘松 100
3、山柰ㄋㄞˋ 100
4、公丁香 100
5、檀香 100
6、陳皮 100
7、蒼术ㄕㄨˋ 50
8、冰片 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